华应龙
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是当下教育界的热词。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是“深度教学”的创始人。我请他用一句话来表达“深度教学”,他说:“一句话:深度教学是通过实现学生与知识多层相遇的意义教学。两句话:深度教学是追求意义、理解和生成的发展性教学。教学价值与目標达成的深度、知识理解与转化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是深度教学的显著特征。”我曾经撰文《好课如初恋》,也是表达好的教学就是学生和知识美丽的邂逅,有了今天的相遇,学生盼望着和知识的第二次、第三次相见。我的表达比较感性。郭元祥教授不愧是大家,条分缕析,我受教了。
我提出的“化错”,用一句话来表达是这样的:“化错不是纠错,不是‘揪’着差错不放,而是把差错‘倒’过来,发现和欣赏差错中的正确。”陶行知先生经典的“四块糖”的教育故事,就是化错教育的范式。所以,化错教育是雪中送炭、春风化雨、长善救失的教育。化错教育,着力在长善救失,用表扬取代批评,用鼓励取代指责,那么,在这样的化错课堂,学生如坐春风之中。这就是化错之“化”的魅力。
人生自古谁无“错”,错若化开,成长自来。化错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引导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进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一般而言,化错教育不是着意安排,而是自然生成;不满足于纠错中之“错”,而旨在发现错中之“对”;不给学生带来消极感受,而使其获得思考之乐;不仅关注认知的发展,而且促进求真人格的形成。化错是为了养正,化错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不少教师都知道,我们的化错教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错是错,温暖地“容”;第二阶段,错不是错,智慧地“融”;第三阶段,错还是错,自豪地“荣”。对照郭元祥教授对深度教学的解读,我觉得:第一个“容”,是相遇;第二个“融”,是深度融合;第三个“荣”,是意义生成,“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如此想来,化错,确实是走向深度的教学。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3562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