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碧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符阳小学 四川 合江 646200)
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将语文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输出,可以将课本的文字内容转变为声音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课文当中的深刻含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进行优化朗读。所以,需要语文教师对朗读训练进行高度重视。明确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丰富教学形式,使朗读教学更加高效,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首先,朗读作为一项语言输出技能,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反复朗读练习,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在朗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所以朗读训练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提高。另外,朗读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对于语文课文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所以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表达丰富其思维活动以及感情色彩,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体会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并在朗读过程中要融入自身情感。可以身临其境地将自己带入到课文内容中,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情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2.1 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传授朗读技巧。小学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过程当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不同的技巧指导,指导学生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朗读活动,立足于课本,挖掘其深刻含义,在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过程当中,需要学生读准字词以及分轻重音,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内容的感情色彩,从而将情感融入到朗读当中。对于朗读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日常朗读当中对于不认识的生字要进行询问并查阅字典,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文字朗读。[1]例如: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开展主体朗读活动,在活动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再开展一些诗歌朗诵以及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的喜欢上朗读,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朗读训练。
2.2 营造良好的朗读环境,激发朗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当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关的朗读目标,并为其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教材内容制作成优秀课件,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微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并从中领悟到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共鸣,能够身临其境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2]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短诗三首过程当中,老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对课文有关内容进行朗读音频的放映,让学生可以根据音频当中的朗读语气、轻重音以及停顿,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并渲染了朗读氛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朗读情境当中,了解作者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从而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2.3 开展多样化的朗读训练形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对于朗读训练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但为了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朗读教学当中,就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朗读比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提升朗读技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内容的学习过后,老师可以组织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充分寻找爱国主义朗读素材,在进行教材内容的朗读过程中进行课外拓展,通过课内外朗读相结合,还能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通过竞赛形式可以进行互相学习,彼此借鉴,促进朗读技巧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朗读训练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所以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朗读技巧;并为其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同时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从而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