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樑波
摘 要: 为适应课改,全方位推行“生本”教育,充分开发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推行“学案”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作者发现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学案”教学确实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 学案教学 教材内容 学法引导 先学后教 质疑反思
学案教学的几个环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疑点、课前预习、课内交流、知识巩固、知识拓展、学习后记、教学后记)能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备课、学生自学,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相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做好“学案教学”要发挥以上优势,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编写学案要紧扣课标,整合教材内容。
新课改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主导了教学资源的鉴别、利用、积累和开发。现行教材的编写是“一标多本”,而每一版本教材都有其优缺点。编写“学案”时教师们在紧扣课标的前提下,应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工业革命》一课,我整合人民版的内容,使学生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同时结合岳麓版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史实和影响的叙述,将学习内容条理化、线索化。
二、学案编写要注意学法引导,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理想是“教为不教,学为自学”。因此“学案”的重要一环是“学法指导”,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自学能力。现在课本的地位虽然降低,但相对于时间、资源、精力都有限的学生来说,课本仍是最方便和最重要的资源,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一是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提高他们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分析归纳、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等。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学习《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一课,指导学生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原因、表现,联系中国古代的经济特点,归纳重农抑商和实行海禁的原因,拓展联系第一册所学的中西政治制度,进而明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原因及表现。这样学生有了知识迁移的“钥匙”,消除了思考问题的畏难情绪,如果长期坚持,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学案教学要先学后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学法指导,学生明白了怎样学后,学案要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前自学。学生先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为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课前预习”通常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石”。当前,虽然高考知识的考查很灵活,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要点非记不可。因此,我在学案中的“课前预习”中通常采用填空题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中关键词的印象。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从而更好地掌握教材中关键知识点。“课前预习”另一部分是一些生成问题,如讨论题、问答题、情境题等,这一部分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课前讨论等活动,逐渐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思维方式,并更深刻地体验、感知历史,增强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四、学案教学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互动。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之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变为动态、开放、个性化的师生互动舞台,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如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后写一则旅游日记,内容要求是一个中国人到英国、德国或美国去,时间可以是1800年、1885年或1900年,日记中要反映当时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中娱乐等最新信息。其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道:1885年5月1日凌晨,我乘坐的蒸汽轮船到了伦敦,街上灯火通明,我穿着尼龙袜,但冷得发抖。我已提前打电话通知姑姑,姑姑开着汽车来接我。第二天我们去看了精彩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去参观了科技博览:飞机模型、电动机、纺纱机、无线电报等。这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科技成就,但真假难分。我就在课堂上让学生彼此交换阅读并相互讨论。学生兴致盎然,讨论得非常热烈。这样通过先行自学,学生主动探究,对新知识的理解就容易了。教师主要通过学案整合教材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和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利用学案坚持质疑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学案”便于自学和教学,但学案的最后落脚点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教学中有什么收获”。历史教师一般同时教几百个学生,根本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通过学案教学实行学习后记制度,提倡学生在教学后记中各抒己见,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绪,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坚持写好学习后记还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交流。教师亦能通过它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学案”教学,做到重课标、重引导、重先学、重互动、重反思。从学生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突出个性和创新,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