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艳霞
摘要: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要想真正把学生领进数学的殿堂,就必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也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真正感兴趣了,才能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课中教学时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结合我的实践与探索,就數学活动课教学的开展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开展了对数学活动课的探索,设计一些和课本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沟通课堂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拓展他们的所学所知,为学生打开一扇生活的窗子,让他们拥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通过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活动课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通过数学活动课开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是它又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如果能够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也会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会让学生学着“制作钟表”。首先利用卡纸剪出一个表盘的形状,然后试着标出刻度上的数字,安上指针及能够带动指针走动的电子齿轮。这样,一个钟表就做成了。可以让学生将做好的钟表挂在教室里,当作教具,方便学生时时刻刻去了解钟表,认识钟表。学生通过钟表的制作,会了解并思考“表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刻度?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一分钟有多少秒?钟表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借助小组合作,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智力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例如,在开展“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学生们经过探究得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我适时地出示下面的问题给学生,用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大的三角形,想想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很容易就对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但对于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时则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是180度,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也应该是360度,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交流与讨论找出依据。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也引发了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的浓厚兴趣。
通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最后引用皮亚杰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手开始。
参考文献:
[1]刘延明.浅谈生活中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J].飞:素质教育,2014(2):39.
[2]孟翠琳.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11X):51.
[3]罗燚.让数学课“活”起来——浅谈数学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02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