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便要求新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灵活设计出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等。导学案凝聚着教师的智慧,以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和帮助学生完成目标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应用“以导促学”这一教学方法, 让学生可以在有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质量地开展语文学习探究,进而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学案;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16-02
新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后,导学案因其所具有的“以学为主,导学结合”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并逐步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青睐和认可。如何让导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使教师“导”得有效、学生“学”得高效,是现如今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导”与“学”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将“以学为本”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以导促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导向,积极革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不断推动着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而导学案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被教师作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工具,对学生思维的延伸发展有极大的意义。“以导促学”方法即运用导学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将“以导促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能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能使教师有效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同时,“以导促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以导促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一)课前导学,带领学生融入课堂
部分初中生缺乏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形成深度阅读课文的意识,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无法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实际上,课前预习环节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整体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有效应用“以导促学”方法,即结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来灵活设计导学案中的课前预习任务,并让学生跟随导学案进行明确的自主预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前,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课前的预习任务,并通过导学案将它们呈现在了学生眼前。笔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研读,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找出并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2.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流露出的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笔者合理设计了导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的内容,即1.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2.走近作者,搜集相关的资料,如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写作风格等。3.了解写作背景,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资料,对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进行解读。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将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向教师进行提问,或与同学展开交流。通过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任务,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这对他们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意义。
(二)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问题教学法是许多教师惯用的方法,它指教师借助有效的提问方式和多样的问题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问题解决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均会涉及的重要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有效的问题,使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究,还应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更加密切,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在导学案中加入适当的问题,并设计让学生围绕问题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的任务,以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在《紫藤萝瀑布》的导学案中,笔者基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及合作讨论任务设问,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有效感悟情感。在導学案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且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紫藤萝花盛开的场景? 2.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写紫藤萝花的?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品读文章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些开得如此灿烂的紫藤萝花的?2.作者为何会如此焦虑和悲痛?3.作者的心情为何会变得宁静和喜悦?最后,让学生思考一些开放性问题:1.作者在看到紫藤萝瀑布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悟?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人们要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你在面对挫折和不幸时会怎么做?如此,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思考和探究。这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兴趣导学,引导学生学习实践
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兴趣和体验,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契合“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还照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点也截然不同。那么,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必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调整导学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学《羚羊木雕》时,笔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目的是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针对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课文活动。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和认识。针对表演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设计了课本剧活动,要求学生先对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进行总结,再选择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如爸爸、妈妈、奶奶、万芳等。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对人物语言的探析,尽可能将故事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有效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四)练习导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所要做的不仅是引导学生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输出,做到学以致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目,并按照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来灵活调整题目的难度,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实际学情是笔者在设计《羚羊木雕》导学案中的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的。笔者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字词的注音、认读题,如“请反复朗读课文,并且标注出以下字词的读音”。这类题目主要要求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完成。笔者还设计了较有深度的思考性练习题,如“1.总结出‘我和万芳的人物性格。2.概括这篇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内容。3.说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4.谈谈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和含义”。这类题目主要要求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完成。在练习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同时,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也有所提高。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了教育工作者灵活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以导促学”方法,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孔令欢.以导促学,实现有效课堂[J].高考,2018(28):25.
[2] 陈颖.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导促学”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J].广西教育,2019(33):38-39.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