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杰
[摘 要]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10-02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责无旁贷。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教师可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精心地培养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它们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或积极乐观、自尊自强、勇于担当、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或自私自利、胆小怕事、卑鄙可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分辨这些人物的好坏,让学生以有高尚灵魂的正面人物为榜样,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影响;还让学生否定、批判反面人物,并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人格发展中的缺陷,进而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文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高中生对人与事均有一定的自我理解与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畅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等,如正面的人与事给予的积极影响,负面的人与事给予的思考与警示等。教师要让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思想和生活哲理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让学生分析评价刘和珍的人物形象。通过讨论分析,学生都认为刘和珍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是一个追求上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爱国人士。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这一正面人物形象来培养他们为国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并让他们学习鲁迅先生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的光明磊落的精神。又如《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真实反映了苏轼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满是郁闷消极之情,但他又能主动地以豁达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以至最终没有被颓唐悲观的消极情绪压倒。教师在分析评价这个人物形象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并最终总结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我们应该乐观面对,勇敢克服,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这些闪耀着宝贵精神光芒的优秀作品,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政治思想观念、社会道德观念等的形成。作文训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社会性,这决定了它必然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作文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写作内容全都来自社会现实生活,作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也与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息息相关。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文教学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做人和作文,人品和文品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应该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挖掘美,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进而写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作文。最近,笔者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偶像”的作文。学生笔下,各行各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均有涉及。讲评作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明确,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崇拜偶像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知道,评判偶像的标准应在于偶像自身能砥砺志气、催人上进,而不在于其外在的翩翩风度或美丽容颜。崇拜的对象应是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求实进取、努力拼搏、成功立业的人物,而不应是那些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没有道德操守和业务能力的人。可以崇拜钟南山、李兰娟等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最美“逆行者”;可以崇拜黄旭华、袁隆平、屠呦呦、南仁东等默默无闻的不求名利的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致力于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工作者;可以崇拜那些像马云一样心中有梦想、勇敢面对挫折、不断追求卓越、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的良心商家;可以崇拜那些像黄文秀、秦玥飞一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热血青年;可以崇拜那些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
许多学生都写到了最美“逆行者”。当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时,医生、护士、警察等都在默默奋战,守护人民与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逆行的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感人乐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是值得敬佩的英雄、值得崇拜的偶像。偶像应为正能量的化身,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有心怀家国的责任与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扎实培养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操。
三、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但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同样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学生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让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总会面红耳赤。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主动和别人交流,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可以说几乎没有朋友。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或缺少关爱,或自卑消极,或性格内向,他们大都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除了要主动关心他们,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语文课外活动。那么有哪些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呢?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如成语接龍游戏、猜谜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成语接龙游戏是一种既简单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游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它能让那些平时不善言辞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口说话,从而慢慢地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幸福感。
演讲比赛是一种体现素质、展现风采的活动。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会主动去阅读一些与演讲主题相关的文章,认真学习一些演讲的技巧。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反复地训练,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慢慢地形成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学生会与教师沟通、讨论在演讲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以使其得到有效解决。演讲比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锻炼和考查,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个人心理素质等。笔者所在的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开展朗诵比赛或演讲比赛。笔者每次都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笔者并不认为这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反,这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契机。
总之,适度地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使学生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健康心理品质。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坚持不懈地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