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推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

2021-09-10 10:13潘怡如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潘怡如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及家长自身的素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探究家园共育的新形式也必然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使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手段,论证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推进家园共育的实践路径、内容设计及过程指导策略,从而提高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发展,进一步推进家园联动。

关键词:家庭项目式学习;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一、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途径

(一)解读项目学习,促进家长了解

家庭项目式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家庭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形式,为避免家长出现“望而却步”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家庭项目式的基本流程,引导家长了解。

1.确立项目: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首先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主题,尝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赋予幼儿一个身份。同时,还要有明确的项目成果和公开展示的对象。关键在于要让幼儿理解项目的内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资料收集:家庭可根据选定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如通过网络、书籍、影像、调查、采访等。同时,要了解幼儿对此项目的已知经验或知识能力储备,并预设本次家庭项目式学习能提升幼儿哪些方面的经验。

3.设计方案:幼儿尝试自主按照时间顺序或步骤设计方案或计划书,可通过图画、形状、符号表征等任意形式进行表现。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商讨计划,明确分工。必要时可在设计图上加以少量文字说明,但无须代劳。

4.探索实践:家庭根据项目计划书实施,鼓励幼儿通过图式表征的方式记录阶段性的探索过程,家长也可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过程,后期逐步形成成果。要注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亲子共同商定解决。

5.成果展示:根据项目的内容及预想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可以是全体家庭成员参与的成果分享会,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向同伴、家人、社会等分享。

6.评价反思:项目完成后,幼儿、家长及教师回顾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并分别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分享优秀成果,激发参与兴趣

除了向家长提供理论性的指导,教师还要向家长分享来自国内外的家庭项目式学习优秀成果、典型案例,加深家长理解,激发家庭参与兴趣。教师可通过网络途径查找适用于本学段幼儿家庭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优秀成果,也可以推荐其他学段典型案例供家长参考。例如,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当前正在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区域实践研究”,会不定期在公众号推出家庭项目式学习优秀案例,如“昆虫界的建筑大师”“种子发芽大比拼”等;上海市松江区云间学前研训公众号也陆续推出有关案例,如“保护地球”“我们的生日我们做主”等,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三)采取班级试点,持续跟进指导

在家庭项目式学习尚未广泛开展时,教师首先可针对班级中参与兴趣较高的家庭,进行点对点的指导,如项目内容的来源、项目准备建议、家长在过程中的角色、出现矛盾如何引导幼儿主动解决等,更加贴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需求。项目结束后将整个过程及成果分享给班级中其他家庭,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促进家园共育的内容设计

在实际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家长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内容而不能着手实施。教师要给予家长一定的内容设计方向,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家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中来。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来源于主题活动

教师可引导家长关注现阶段开展的主题内容,及时了解主题核心经验,开展与之相关的项目式学习,从而巩固幼儿已有经验,拓展新经验。如在中班“火辣辣的夏天”主题中,目标为“了解动植物如何适应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们常用的防暑降温方法”。家庭可围绕“防暑方法大调查”开展项目式学习,梳理各类防暑降温的有效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夏季明显的季节特征。

(二)来源于幼儿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这就要求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兴趣是幼儿参与一切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愿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如一名大班幼儿到乡下游玩后,对“鸡妈妈孵蛋”这件事十分感兴趣。于是该家庭开展了一次“小鸡护卫队”的家庭项目式学习。通过查找资料,幼儿初步了解到鸡蛋的基本构结构及孵蛋条件,并尝试用孵蛋器自主孵化小鸡。幼儿每日坚持记录机器内部温度、更换用水,并经常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内部情况。最终,小鸡成功孵出,幼儿因此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

(三)来源于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问题是一种受到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客观实际和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被成人重视,也常常引發幼儿兴趣。教师要引导家长善于在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灵活地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幼儿更全面地接触社会、更多元地了解社会,从中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加快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四)来源于真实问题

家庭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更贴近幼儿生活,幼儿代入感更强,更具有现实意义。如幼儿家中某房间长期堆放凌乱,可围绕“房间大变身”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分类整理、捐出不需要的物品、购买置物架等方式使房间变整洁。从而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来源于传统节日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