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玲娣
【摘 要】在“互联网+义务教育”不断深入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巧设“情境融学支架、任务共学支架、表达善学支架”等学习支架,提升异地课堂的互动品质。
【关键词】学习支架;课堂互动;同步课堂;“互联网+义务教育”
随着“互联网+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同步课堂建起来”到“同步课堂动起来”,再到“同步课堂好起来”的过程中,城乡结对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实际矛盾越来越鲜明。如何从互动有效性走向互动高效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1对3”同步课堂中,巧用“支架式”学习策略,打破主课堂与分课堂学生的时空界限,解除分课堂学生的“配角”心理暗示,消除课堂陌生感,真正实现同步课堂上师生、生生同频率对话,高品质互动。
一、创设情境融学支架,积蓄互动新能
李吉林老师曾提出,要“创设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相比于传统课堂,“互联网+义务教育”背景下的同步课堂,更需要“情境”这一学习媒介的融入。创设合宜的情境支架,既可以缩短异地课堂的时空距离,以及因时空距离而产生的心灵距离,还可以融通体验,形成融学合力。如何在“1对3”同步课堂中,激发学习交互行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笔者在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中,巧设三种情境融學支架,层层推进教学。
(一)游戏预热,消除陌生感
学习是需要情感在场的。同步课堂上情感场的建立,可以消除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陌生感。在“1对3”同步课堂上,学生尤其是分课堂学生,对于教师、对于不在同一个教室的同学、对于整个上课模式,都是极其陌生的,因此比常规课堂更难建立起融洽的学习场。
在执教《竹节人》一课前,笔者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了一个促进各班相识的支架,即拍摄一个介绍班内最流行的小游戏(小玩具)的微视频。然后,异地各班通过互联网同屏,共同观赏视频,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在了解游戏的过程中,能更快地消除隔阂,找到共同话语,也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埋下伏笔。
除了课前通过“介绍游戏”为学生相识创设支架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介绍自己。如在六年级上册“艺术之美”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以“我的拿手好戏”为话题介绍自己,让异地四个班级的学生真正成为“同学”。
教师要努力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有效运用,创设与文本内容、语文要素相辅相成的情境融学支架,有效消除学生的陌生感。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课前互动极具视觉、听觉冲击力,使学生愿意投身于学习活动中。
(二)课堂生成,提升情趣性
在常态课堂上,《竹节人》一课要达成“有目的地阅读”并非易事,更何况是“1对3”同步课堂。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品质,笔者创设了“阅读挑战”这一情境,将“写玩具制作指南,教他人玩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三个阅读任务分别发给三个分课堂,让学生在辅助教师的协助下,完成挑战。主课堂学生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内,自选一项挑战任务。四地各小组将学习讨论的结果记录在表1中。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四地各小组根据表格中的“阅读方法”“阅读成果展示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分课堂学生作为第一汇报者,主课堂学生作为补充汇报者。如此,分课堂学生引学,主课堂学生补学。在异地课堂的碰撞中,学生不断丰富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认知体验。基于三项阅读任务展开学习交流,生成三个课堂学习场,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唤起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令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三)链接生活,情境真实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课堂的外延即生活。要打开课堂的大门,拥抱现实世界,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鲜活的学习资源,架起四地学生的友情之链、智慧之链。那么,要怎么做呢?比如,在教学《竹节人》一课后,延续游戏情境,让学生参加“竹节人”擂台大赛,具体包含制作“我的竹节人”奇思妙想比拼、班级“竹节人”大战讲演、最酷“竹节人”走秀等活动。四个班级打破时空界限,掀起了一股“竹节人”旋风。
总之,同步课堂上的师生交互不局限于“课堂”,更不禁锢于“异地齐读”“聆听鼓掌”之中,而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全程,且“每一个”学生都是这学习全程中的主人。
二、创设任务共学支架,凸显互动潜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的中心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向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在同步课堂中设计任务共学型支架,有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通过学习活动的驱动,展开语言的互动,实现语言的习得。
以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为例,从“学”的角度出发,可分别创设导学型、探学型、拓学型任务,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学习活动框架,努力使不同的城乡结对班级都能学有所获,习有所得,提高课堂互动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借助导学型任务,对焦学习生发点
学习《草原》一课时,聚焦“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单元语文要素,以题目为导学原点,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导学型任务(如图1)。
在课堂导入环节,异地四个班级的学生呈现了别有风味的“草原”之美。比如,班级A重读《牧场之国》中描写草原的句段,然后从描写的景物“想开去”,向同学们介绍荷兰的草原之美。班级B以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想开去”,向同学们描绘阴山下北国草原的壮丽与富饶。班级C唱一首关于“草原”的歌曲,用美妙的旋律、熟悉的歌词,让同学们感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借助探学型任务,突破学习重难点
在品读“草原风光图”时,可预设两个探学型任务,供班级学习共同体选择。任务一:品读文中描写景物的词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所见的美丽画面,分享给大家。任务二:品读文中描写感受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作者的想象,分享给大家。
课堂上,四地学生围绕两项探学型任务,先在主讲教师的组织下,朗读分享描写景物的语句,然后在辅助教师的引导下,就得到的“感受”进行补充交流。如此,在异地交互中体验文本“景物”与“感受”相交相融的表达特色。如,聚焦“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以及四个“绿”字,想象草原的整体画面。又如,紧扣“高歌一曲”“低吟小诗”“无限乐趣”等词,进入作者的想象世界,继续展开想象,不断拓展想象的空间,真正去感悟“想开去”的语境之美。这时候的草原绿得不单调,绿得不乏味,文本读起来更加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三)借助拓学型任务,激活学习新起点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即学生能在“学会”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会学”。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赏析了“草原风光图”之后,体悟了作者通过“抓词句,想开去”的方法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言语表达特色。之后,教师设计了拓学型任务:用“抓词句,想开去”的方法,小组拓学“草原迎客图”。
课堂交流时,有的小组从“看到的”角度想开去,有的小组从“听到的”角度想开去,有的小组从词句表达特色“一组比喻”“一对反义词”的角度想开去。异地各班聚焦一个核心话题,进行思维和言语的碰撞。这样的“想开去”,既有学法的迁移,又有学法“同中见异”的新体验;既让学生感受“想象”是打开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且是一把别具一格的钥匙,又激发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验作者表达之妙,感悟文字表达之美。
三、创设表达善学支架,实现互动高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普遍把这里的“运用”理解为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其实,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的特质是“多师多班多空间”。怎样充分利用这一特质,激发学生交往与表达?以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为例,可巧借支架,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图画歌谣式支架,指向完整表达
统编教材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设置了复述能力体系: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将《牛郎织女》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分为两篇课文,其中《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在《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的课始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插画+歌谣”的表达支架,借助这个支架开展异地课堂同步互动讲故事的实践活动。课堂上,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展示五幅连环画,相机出示一首有关《牛郎织女(一)》的歌谣(见右侧)。然后,主课堂教师邀请学生随机抽取插画,另外三个课堂的学生以齐答的方式给插画配歌谣。最后,结合插画与歌谣,以空中接龙的方式,一班一幅画,讲讲故事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与运用。
(二)运用想象补白式支架,指向生动表达
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在千百年后依然焕发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一方面是因为故事中蕴含了人性友善的光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因为民间故事的“不可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让大家乐此不疲。在教学中,要紧扣故事中那些看起来、听起来都“不可能”的情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不断丰富故事细节,让“不可能”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如,在研讨老牛之“不可能”的时候,教师提供了一个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有关“原来”的范例,引导学生想象补白:“话说,这老牛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呢?原来……”基于言语支架的想象补白,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趣;另一方面引导异地各班学生自主聚焦文本其他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大转盘”活动。课堂上,学生从“牛郎告知自己身世”“织女成天成夜织锦”“仙女商量下凡人间”等情节空白处,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这个学习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又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运用戏剧表演式支架,指向个性表达
儿童虽然不是天生的戏剧表演家,但是类似于“过家家”这样的戏剧精神却是与生俱来的。在《牛郎织女(一)》的课堂延伸板块中,笔者从“导演说戏”“演员演戏”“观众评戏”三个维度设计支架。然后,四个班级抽签选取文本提供的五个故事画面,完成相应的课本剧表演。抽签后余下的一个画面交给主课堂学生,由其承担表演任务。学生在“说戏”“演戏”“评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认知,激发创作热情,同时也实现了创造性复述的个性化表达。
别开生面的课堂学习成果展示有效改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了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了四地学生的学习互动,帮助他们实现了创造性复述能力的提升。
在“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的教学中,搭建支架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式支架”“量表式支架”等。可以說,支架之妙,存乎一心。一个好的支架应该基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有效推动学习者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搭支架、攀支架、去支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展现了异地同屏学习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佐藤学.学校见闻录:学习共同体的实践[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丁钢.基于技术的教学:如何重新定位教师角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
(浙江省嘉善县洪溪小学 3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