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虎
摘 要:童话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童话故事教学本身具备很高的教育价值和独特性,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注意的教學部分。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童话故事教学的教育价值,就要对当前的童话故事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通过对童话故事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展开运用研究,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活动中,为童话故事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童话故事;深入反思;运用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话故事教学的作用
(一)拓展知识,丰富知识面
在开展童话故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对中国传统童话的故事内容展开教学,还会结合国外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这些对增长见识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相较于其他体裁来说,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激发想象力
由于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区别,不受现实条件约束。这些童话故事是天马行空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或存在,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童话故事时,会产生美好的追求心理和向往心理。而这种心理的产生便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靠自己的想象来丰富故事内容和营造场景,再加上学生对此类题材富有兴趣,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想象中,锻炼了其想象力与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
童话故事利用变形和夸张以及拟人等手法,呈现出超现实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很好地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在童话故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把童话故事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通之处或相似之处,这些比较考查了学生的发现能力与观察能力。并且在变形和夸张形象的传达中,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童话故事表达的含义和形象都有什么,这个过程便是观察、比较和提出质疑的过程,有着很强的思考价值,对创造思维有很强的培养作用。
二、童话故事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减少对选文的修改,努力完善童话选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童话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在编排小学语文教材时,要充分地意识到童话体裁的重要性,但是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选择标准。例如,要尽量选择原著童话,并且结合篇幅与教学条件,要确保句子和结构等方面保持原著性,切勿做过大的改动,从而破坏原著所表达的寓意和主旨。同时语文童话教材的运用要控制好字数要求,如果篇幅较长,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在选用那些字数过多的童话故事时,需要在保护寓意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需求与学生特点,稍作变通编入语文教材。总之,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童话的选择与编排,充分发挥童话教材的教育价值。
(二)更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的精髓
为了更好地实现童话故事的教育价值,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充分感知童话语言的表达方式,深入理解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对童话故事展开听说读写教学,在开展听和说童话学习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之后,让学生参与到童话的表演当中,让学生来复述和演绎童话,带领同学们和自己真正踏入童话世界,去领略童话世界的魅力。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指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感情的投入,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的有效方式,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口、眼和大脑充分地激发起来,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写童话,是对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最常用的引导学生表达想象力的有效方式,在带领学生学习几篇童话故事之后,布置与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相符的写作主题,结合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不过度限制学生写作内容,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想象呈现出自己内心的童话世界。
(三)提高教师素养,对童话教学进行优化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想要提升童话教学水平,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童话知识的储备。语文教师在日常可以多摄入一些童话教育学与儿童文学的书籍阅读,从心理学出发去感悟童话和解析童话。并且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反思和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发挥出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突破固定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和改革为学生呈现出生动活泼且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童话教学的开展中,要切记,不能工具化和应试化,避免破坏童话对孩子所带来的天性培养。
参考文献:
姚颖,许晓芝.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论述[J].教育学报,2017,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