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洋
摘要:物理这门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物理这门科目总体来说难度较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自制简单的教具将深奥的理论知识形象具现化就尤为重要。这不僅可以缓解农村初中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自制教具 素质教育。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自制教具研究的背景: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实验的开展都离不开恰当、合适的实验器材,随着教学仪器配套与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方面教学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开发研究自制教具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条件,而且对师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师生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节省经费,提高教学仪器装备水平,而且对于广大中小学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师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丰富和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摆脱现有实验器材的束缚就必须开发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的充分开发弥补了教具数量上的不足。大多数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仪器数量很少,绝大部分还是很多年以前陆续购置的,经过多年的损耗,折旧,一部分仪器已经不能实现其原有功能了。为了保证物理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化,发动师生自制教具就成了弥补教具不足的必由之路。自制教具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但不能把利用自制教具来代替某些教具看成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事情,更不要认为是经济欠发达时解决器材不足的权宜之计,也不是老、少、边、穷地方弥补商品教具不足的救命稻草,利用自制教具来代替某些教具是低成本实验的真正魅力所在,那就是成本低而智慧不低,成本低而价值不低,是开发高智慧、高教育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自制教具、仪器是古往今来历代科学家的优良传统。物理学许多重大成就在许多情况下就是伴随着仪器的成功设计而诞生的。所以,即使将来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这一传统也绝不能丢掉,重视自制教具的作用也是物理教学中一条重要指导思想。
二、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物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制教具是在物理教师的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具的难易等因素而制作出来的演示实验用具,结构不太复杂,学生容易制作。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教具必须符合物理原理,能呈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能让课堂焕发活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自制教具是指在现有教具缺少或不足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符合物理原理,能呈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的实验教具。自制教具开发与应用也必将焕发教育新活力,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让物理知识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难度,同时又培养了师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科学态度,锻炼了师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自制教具是教学研究的需要
随着社会上“向科技要效益”等口号的出现,教育战线内也有了“向教研要质量”的提法,这是很自然的。目前,地方性的教学研究工作头绪较多,任务也比较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其主要任务应是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前,中小学教学大纲是统一的,教材也基本统一,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五花八门,真可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益。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就需要不同的教具。
因此,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伴随着研制不同的教具。换言之,不同教具的研制成功,也就带来了不同教法的成熟。进而言之,新教具的成功和新教法的成熟,又推动教学研究向更新层次发展。实际上,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就是一篇高价值的教研论文的诞生。
四、自制教具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里指的“转轨”,我认为就是要由单一的为了考试获高分而一味的知识传授,转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是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制作一件好的教具,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制作好一件教具。
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是教师(或教师群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教师经过较长的时期的教学经验积累,产生对某一教具改进或创新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构思设计,在反复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开始试制,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调试后,再在教学中试用,直至成功。教师在其制作过程中,思想和意志得到磨炼,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检验,教师应有的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而在农村初级中学中,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与实验教学教具资源就更加匮乏。因此在农村中学中开展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活动将具有划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总之,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能让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档次,也是在农村中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大有可为。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志宏.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新课程研究,2010(1).
[2]赵卓立.浅谈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利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