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调研与结果分析

2021-03-29 02:50蒋志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用人单位调研

蒋志伟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2.全民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体育学院,武汉430205)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调“高等教育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好质量文化”[1]。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产出”质量标准,对人才培养各环节起到引领作用。根据学校《回归初心,以生为本,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调研方案》的文件精神,本研究立足于我院师范专业认证标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核心问题,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调研和分析。

1 调研内容及实施

1.1 调研的内容

本次调研是围绕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预期制定、达成度评价及反馈改进措施而开展的校内外调研。具体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理性评价等;用人单位、毕业生和校内外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1.2 调研的范围

(1)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市场需求方面,搜集近年国家教育政策文件、湖北省教师教育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及体育人才培养的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体育教师人才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调研报告和文献;(2)校内调研包括教务处、质量评估处、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院级督导和学院内专家、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等;(3)校外调研范围为近5-8年体育学院毕业生主要的去向区域,覆盖全省11 个地级市和1 个自治州,兼顾了区域性和层次性差异。包括武汉市、十堰市、孝感市、恩施市、潜江市等地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1.3 调研的方法

采用实地走(信)访、会议交流、访谈、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对教育局官员、体育教研员、用人单位、校内外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和校友等进行调研。

1.4 调研的团队与分工

体育学院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负责调查机制和调研方案制定、调查实施、信息收集、综合评价,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学院讨论,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修订的参考依据,调研团队的组成与分工如下:

调研项目负责人:体育学院书记、院长

调研项目协调人:体育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及专业负责人

调研项目执行人:教研室主任 专业教师 实践指导教师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部调研反馈的结果与分析

校内和院内专家、教学委员会、系主任和在校生作为教学参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参与者和主导者,是本次调研内部反馈的主体,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合理性和达成度的调研,不仅是其内部反馈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调研思路、内容、方法、问卷的完善。

表1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内部反馈调研 情况统计表

图1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评价机制内部反馈情况统计

通过对校内专家、院内专家及教学委员会、系主任和在校生等内部反馈主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在评价组织机制方面71.43%的校内专家认为合理,院内专家及教学委员会、系主任和在校生等认为100%合理;在目标定位方面,专家认为培养目标预期制定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学委员会提供完整的制定依据,内容包括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定位、专业定位、中学改革需求、用人单位需求概括、师范生个人预测等内容是较为合理的,合理性达92.30%以上;部分专家认为目标定位应更宽口径,职业定位应更具体等。在评价方面采用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师范毕业生本人评价、专业评估机构所提供的第三方评价等几个方面,合理性达71.43%以上,有部分专家认为评价方法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其中用人单位需求以对用人单位的相关调查结果为依据,要求兼顾代表性、差异性和覆盖度,统计、描述与分析相结合;在实施及安排方面,其调研的合理性达71.43%以上,有部分专家认为在实施过程需要监督,并有阶段性评价机制,评价时间1年2次,持续3-5年,并应结合情况,灵活调整;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专家老师、在校生们认为100%合理,有部分在校生认为对于调研的结果要尽快的运用于培养目标的完善中。

2.2 毕业生反馈机制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与分析

表2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毕业生反馈调研 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反馈主要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座谈和就业信息追踪等方式获得。本次对毕业生的反馈共发放调查问卷29份,有效25份,有效率86.21%,访谈毕业生共计64人次。访谈主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一践行三学会”的标准制定问卷,以了解毕业生在教学工作岗位上践行师德、教学、育人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自身发展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发展起到了外部推进作用。

图2 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访谈结果

2.2.1 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调研,了解到我院毕业生对践行师德、综合育人等方面的评价达成度较高,在教学能力、学校体育工作与班级管理、教学反思方面有待提升,在综合评价自身方面,较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自身与骨干教师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访谈结果显示:(1)在践行师德方面都表现较好,能够做到坚定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师德立本、为人师表和关爱学生,并能把关爱学生、不体罚学生、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等方式和要求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2)在教学能力方面,毕业生对本专项的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和指导等方面表现较为自信,而全面发展方面有待提高,如球类项目、田径、体育心理生理学、信息素养及其运用方面、体育科研、教研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一定需求和欠缺;(3)学校体育工作与班级管理方面,部分毕业生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艰难,工作前期缺乏相关班级管理的经验,相关知识储备较少,留守儿童体育及班级管理等方面较难开展工作的困境;(4)在综合育人方面,毕业生都很好的掌握了体育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能力,能够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及独立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培养学生更坚强的人格;(5)在学会反思方面,毕业生都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但对于教学经验的反思形成教研成果的较少,对新科技、新硬件在教学反思中的运用较少;(6)在综合评价自身方面,调研发现毕业生在工作3-5年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基本可具备成为中学骨干教师的标准,而尚未达到骨干教师标准的以教龄2-3年居多,教龄超过3年的基本达到最佳的职业生长期,通过一定时间的提高是可以达到中学骨干教师标准的。

2.2.2 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在毕业要求方面,调研结果显示:(1)我院毕业生在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方面都有较高的认识,进入教师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基本都抱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都有较高职业情怀、工作情怀、学生情怀和自我情怀;(2)在学科素养方面,更重视核心素养的提高,往往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联系;(3)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和整体评价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对于反思方法的掌握方面空间更大。

图3 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调查数据统计

图4 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访谈结果

通过对毕业生毕业要求的访谈,了解我院毕业生在对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和沟通合作等方面达成度较好,在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和综合评价方面还有待提高或尚未达到。访谈结果显示:(1)在师德规范方面,毕业生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并获得了较好的评价;(2)在教育情怀方面,毕业生都能热爱自己的教师事业,关爱学生,特别是对困难学生和留守学生;(3)在学科素养方面,在球类、SPSS统计学课程和学科融合、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4)在教学能力方面,在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发展能力和不同年龄学生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欠缺;(5)在班级管理方面,缺乏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管理方面,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方面缺乏对策应对;(6)在综合育人方面,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体育进行育人;(7)在学会反思方面,毕业生都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并能坚持教学和工作反思,但对于教学经验的反思形成教研成果的较少;(8)在沟通合作方面,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但在与年长教师的互动方面有所欠缺;(9)在综合评价自身方面,较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自身与骨干教师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和管理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社会反馈机制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与分析

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社会接轨,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实践合作单位对我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合理性、吻合度、评价方法、改进建议、结果应用、评价制度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完善和改进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始终保持体育教育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3.1 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统计与分析

用人单位的反馈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等三个方面,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部分毕业生进入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实践合作单位,为本次调研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为便于统计以上统称为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的评价统计及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较高,相比较而言在学校发展定位、毕业生发展的预期目标等方面认同较低,部分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关于人才定位和发展预期的建议,主要包括人才定位为中学,专项课程量偏低,实习实践课程应增多等几点建议。

表3 培养目标合理性用人单位调研反馈情况统计表

图5 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的评价统计

(2)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统计及分析

表4 培养目标达成度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统计表

图6 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调查数据统计

通过对用人单位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较高,特别是在践行师德、教学能力和反思发展等方面评价较好,相比而言综合育人方面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结合体育学科教学进行育人、班级指导体验和学生综合发展的指导性教育策略和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用人单位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方面的访谈,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合理性评价较高,达到92%;对毕业生在单位工作5年之后达到的职业状态和成就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度评价较高,达到了88%。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调研信息收集方法给出了部分建议,如: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组织校友回校交流、持续跟踪等建议;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提出了部分建议,如:目标更具体细化、毕业生评价、加强专业实践和班级管理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结果应用与学院共识度较高,并希望能通过评价结果提高毕业生在工作后能力的提高;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制度认同度较高,并提出制度靠实施,机制靠运作,只有多调研、多反馈、多测评、多完善,才能使制度、机制更科学、更完善、更高效。

图7 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访谈数据统计

(3)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统计及分析

通过对用人单位在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体教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在9方面共计21项的满意度达到88.89-100%;而在学科素养中的交叉融合、教研能力和班级管理等方面仍需要加强,而学会反思中掌握反思的方法和创新方面也有待提高。

表5 毕业要求达成度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统计表

2.3.2 校友、专家的反馈情况统计与分析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校友,在工作单位中经过长期的教学积累,部分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学校体育课程的管理者,部分成为体育专业的校级专家,通过对部分校友、专家从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目标吻合度、评价方法、改进建议、结果应用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调研,了解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专业目标吻合度、评价方法的改进、结果应用的方法、评价制度的建议。

图8 用人单位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调查数据图

调研结果显示,校友、专家对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合理性评价较高,达到86.96%;对毕业生在单位工作5年之后达到的职业状态与成就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度评价较高,达到了78.26%。通过对校友、专家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方面的访谈,校友、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调研信息收集方法给出了部分建议,如:定期追踪及时更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格式管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等建议;校友、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提出了部分建议,如: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践和班级管理方面的评价;校友、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结果应用与学院共识度较高,并希望能通过评价结果提高毕业生在工作后能力的提高;校友、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制度认同度较高,普遍认为比较完善。

表6 毕业要求达成度校友反馈情况统计表

2.4 第三方评价(麦克斯)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自2013年学校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毕业生的就业、校友评价、就业特色、教学评价、社团活动、求职分析等方面进行访谈统计。访谈结果显示:

图9 校友专家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访谈数据统计

(1)体育学院2012-2017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17%,高于学校及全国同类学校专业的平均水平。

图10 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统计

(2)体育学院2012-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51,2012-2017年始终处于学校较低的水平,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年超过学校及全国同类学校、专业的平均水平。

图11 体育学院毕业生月收入数据统计

(3)体育学院2012-2017届教学满意度在2014、2016、2017、2018年始终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在学校13个院系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4)体育学院2012-2017届校友满意度始终处于较均衡的趋势,在学校13个院系校友满意度评价中处于中等水平,而校友和毕业生的推进度始终处于学校的前几名。

(5)体育学院2012-2017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于学校大部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

图12 体育学院毕业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数据统计

图13 体育学院校友满意度数据统计

表7 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的统计表

图14 体育学院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数据统计

3 结论与建议

3.1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调整和修定

依据反馈结果,对原有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为: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面向),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体育素养,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特征),能主动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胜任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专业领域)体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职业特征)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体育人才(类型定位)。

依据反馈结果,对照师范专业认证“一践行三学会”的标准要求,对原有的培养规格和要求进行一对一修订,以“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八个维度进行修改[2]。

3.2 完善组织机制

(1)确立培养目标预期制定责任机构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培养目标预期制定需有多方机构参与,包括教研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委员会、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2)确立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责任机构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学委员会,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需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中必须包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学委员会、学生工作办公室、校友会、毕业生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第三方评价机构代表;(3)确立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反馈的责任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负责人和分管教学院长为第一责任人。

3.3 改进管理制度

(1)整理和撰写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双年报告。包括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师范毕业生本人评价(要求有三到五届的毕业生代表)、专业评估机构所提供的第三方评价;(2)制定原始材料存档制度,各类问卷、报告、数据定稿后作为基本资料存档;(3)培养目标预期制定及反馈应该逐步完善相关工具,如定期研讨会、各类调查问卷及相关大数据分析等,每学年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以上与培养目标预期制定相关的研讨会;反馈改进实行提案式管理,包括教学委员会、用人单位、毕业师范生和第三方机构等方面的评价等;完善达成性评价的各类工具,包括各类调查问卷及分析、研讨会及由校招生与就业处提供的师范生职业发展状况的各类统计与大数据分析等。

3.4 实施教学改革

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友、专家的调研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调查结果的分析,建议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实施以下改进:(1) 通过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和毕业要求;了解学什么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义务教育段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的学习和了解;通过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在课程设置方面,提高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内、课外课程量,加强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的机会;课程教学实施方面,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推广混合式、翻转式教学,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自主参与度;课程实践方面,除加强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的机会外,为学生创造班级指导体验,班级管理实践机会,特别是留守儿童及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等方面实践体验;在课程评价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程度,积极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方式,重视课堂评价,引入信息化、数字化的评价方式;(3)在教研、科研方面,重视教学中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教研、科研的能力。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用人单位调研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