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叶
【摘 要】本文从任务整合、目标规划、活动组织、训练创新等方面,论述任务驱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整合教学内容,降低难度系数,增加生活认知内容;梳理教学目标,提高任务的适配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出较为简单的生活函数案例,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性思考;延伸任务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强化任务内化,增加学习反思等教学建议,以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中职数学 任务驱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086-02
任务驱动教法在数学学科有广泛应用。在具体设计和执行环节,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教学规划,整合任务资源、明确任务目标、组织任务活动、延伸任务训练、强化任务内化,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中职学生的学力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任务规划,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展开数学学习,借助集体力量进行具体操作,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动力。教师有意识地将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形成实践应用能力。
一、整合任务资源,激发学习热情
任务驱动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操作形式,与数学学科有较多对接点,教师要有整合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推出更多合适的学习任务,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任务驱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任务执行上,教师借助任务作为调度手段启动教程,学生围绕任务展开研究和学习,以完成任务为基本追求,自然达成教与学的和谐。数学教学有多种方法可以运用,教师借助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教程,其调度作用更为显著。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的关键是任务内容的选择,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的整合处理,还要借助更多信息渠道展开搜集操作,以便形成任务方案,为学生准备合适的任务,确保任务驱动顺利展开。如教学《集合与元素》时,教師先与学生一起研究集合的概念,对集合的分类、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进行梳理,然后推出具体的训练任务。其一,判断下面这些对象能否组成一个集合:不等式3x+2>0,直线y=2x-1上所有的点,班级中身高比较高的学生。其二,用描述法表示集合:被5除余1的正整数所构成的集合,函数y=2x2-x+1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其三,集合的元素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都能顺利进入任务执行环节。任务的难度系数不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任务之中。教师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和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师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内容整合处理,使学生接受起来没有太大困难。教师要在任务设计时对学生的学力基础有一定的考量,适当降低难度系数,增加一些生活认知内容,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环节,在主动探索和互动交流中建立学科认知。
二、明确任务目标,规划学习路线
教师规划数学学习任务时,要深潜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学生的学习路线进行规划,以期产生丰富的学习动机。教师以任务作为调度手段展开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对学习任务有较强的责任感,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其助学效果更为丰富。数学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学力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推出合适的学习任务,能够形成崭新的学习激发动力。
学生面对训练任务时,大多考虑的是自身的解决能力,如果能够轻松应对,自然会主动参与。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降低目标要求,增加一些趣味性,其调度作用会更为明显。如教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进行教材研究,设计合适的学习目标。例如:能够运用不等式性质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问题求解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探究,初步体会不完全归纳法,促进学科认知的内化。在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不等式内容,然后推出不等式的性质,要求学生利用证明的方法,对这些性质进行推演。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对相关证明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逐渐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
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其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任务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任务的适配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要学习任务有较高的可执行性,学生自然会形成较大的成就感,其学习体验会更为真切,训练效果也会更为丰富。中职学生的学力基础有限,如若教师的教学目标规划合理,其助学效果会更为明显。
三、组织任务活动,传授学习方法
教师借助任务推出学习活动,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其调度激发效果也会更好。数学观察、数学实验、数学讨论、数学操作、数学调查等,都属于数学活动范畴,学生对这些学习活动有比较高的认同感,教师要做好对应设计,为学生准备更多合适的学习活动,形成更多学习亮点,辅助学生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学生进入任务执行环节后,教师需要跟进指导,在学法上进行传授和支持,让学生在深度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
学生对互动性、开放性学习活动有较大的参与兴趣,教师针对性地创设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探索,其训练效果会更为丰富。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借助生活案例打开教程:“我们平时购买食品时,可能会遇到价格变动的情况。如猪肉,平时30元一千克,过年时要36元一千克,甚至更贵。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找出哪些变量和常量?”学生开始思考并讨论,自然进入函数概念认知环节。为激发学生探索函数的概念内涵,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生活信息搜集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x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样就可以说y是x的函数。展开生活观察,找到类似的案例,在小组内展示,列出相关函数关系式。”学生拿到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展开思考,很快就形成了信息反馈,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
教师推出较为简单的生活函数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性思考,给学生提供搜集、整合、总结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相关案例,将学习推向高潮。学生从教师列举的案例中找到规律,很容易就展开了知识迁移,在生活案例搜集、整合中建立起函数概念认知。学生厘清函数关系式后,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说明教师的任务设计是比较成功的,让学生顺利启动了数学思维,在主动探索中形成了崭新的学习认知。
四、延伸任务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法应用,教师围绕任务设计展开调度,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训练设计环节,教师要有延伸创新的意识,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出更多合适的训练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数学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要对数学训练进行创新设计,如果能够借助网络展开对应组织,势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展开学习和探索,为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积极提供助力。
教师设计训练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中找到一些方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自然进入训练环节。如在教学《实数指数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对分数指数幂与根式互化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训练时,教师不仅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实数指数幂运算方面的任务,还设计了一些交流性问题。例如:0的正分数指数幂是多少?0的负分数指数幂是多少?学习这节内容后,你有哪些感触?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学习疑惑?这些思考问题投放后,對学生形成更多触动。学生大多能够主动思考和讨论,对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重点交流。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教师创设合适的训练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这是最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生进入运算训练环节后,很容易遇到一些思维障碍,教师从这个角度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提示,能使学生深受触动,并积极展开梳理和归纳,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展开互动交流,在共同思考和探索中成长学科认知。
五、强化任务内化,增加学习反思
要想强化数学认知内化,教师要在更多方面展开设计和探索,对数学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训练等进行优化,形成更多学生成长点。数学学习需要增加反思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设计和规划,能够建立更多训练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拓展任务训练设计维度,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成长。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学科训练和思考时,要做好对接思考,对学生的旧知进行处理,让学生自觉展开对接设计,以提高教学的适配性。如在教学《弧度制》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大家知道圆周角是多少?”学生很快就能给出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推演角度制:“圆周角360度,其1/360为1度角,这是以‘度’为单位来度量角。我们要学习弧度制,就是用‘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这可以从具体的圆形来观察解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观察圆形,并展开对应讨论。很显然,学生对角度制比较熟悉,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弧度制,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推演性学习,这是认知内化的过程。
学生数学认知成长和构建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借助旧知推演新知,进行多重形式的对接处理,为学生的思维升级做好铺垫。学生都有一定的学科认知基础,教师需要开展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出对接设计,这样才能建立崭新的学习融合点,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任务驱动教法展开教学调动,能够形成丰富的学习动力,将学生带入数学探索、数学操作、数学讨论学习环节,在任务驱动下展开创造性学习,自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是一种集体性学习活动,教师应将学习任务集约式地推出,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接受任务,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展开学习探索活动,以完成任务情况作为评估手段,促进学生学科认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瑞鑫.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
[2]许有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师,2018(14).
[3]梁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21(3).
【作者简介】卢 叶(1980— ),男,汉族,江苏武进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研究。
(责编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