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摘要】语文是承载、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学科,很多文章内涵丰富、情感深刻。小学生感知能力往往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寻找更刺激、更生动、更形象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思维、情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法就是要运用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某种环境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小学教学学情。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参与、勤实践,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情境创设
引言: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对情境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这种引入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氛围得到活跃,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能收获更多的情感层面的发展。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图画展现、生活场景再现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创设导入情境,鼓励自主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对导课内容进行开发,这能够确保学生可以高效投入课堂学习环节。由于小学生受其年龄制约,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尤其在课堂初始环节,较难从课间休息的状态进入到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并以此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笑话,或者让学生猜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谜语,这种趣味性较强的导入情境模式,能够让学生的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集中,然后,教师再将课文的主题内容对学生进行点拨性讲述,并鼓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内涵进行自主探究,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语文深度内涵的同时,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2]。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导课环节,对学生讲解课文的梗概,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课文的导课内容,并以教师的身份在班级内进行讲解,这种尝试着让学生进行导课讲授的课前导入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责任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二、把握学生特点,创设趣味化识字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学生贪玩、好动、活泼的特点,运用趣味性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趣味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和注意力,启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识字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強化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
例如:以部编版《天地人》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偏僻字,如“天”“地”“人”等,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卡通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引发学生对图片内容的观察,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参与到猜字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教师总结汇总学生的答案,并将正确结果告知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因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趣味卡通图片,使学生快速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等特点,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创设语言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文内容进行分解,并总结出其中的具体内涵,然后,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每一段课文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化较强的语言情境中,体会到课文的真正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与课文含义相同的语气进行自主描述,使学生感觉到课文的深意,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古诗词教学,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于学生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内容进行逐句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并以相对应的语气朗读古诗词,为学生创设古诗词语言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四、创设留白情境,为学生营造自悟空间
适当的教学“留白”也是构建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情感交互空间,教师可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并在学生展开思考后,在课堂中预留5~10分钟的时间,作为学生的自我领悟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是把握提供给学生的留白时间,倘若教师为学生预留的自悟时间过长,学生会出现溜号或走神等问题;倘若教师为学生预留的自悟时间过短,则无法达到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目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自悟过程中,不要对教学场景进行过多的渲染,致力于为学生营造相对安静的思考空间,从而确保学生自悟可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五、在构建情境中促进学生情感产生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自身先产生“情感”,并以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使情境教学达到既定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制作短片、视频、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观看视频,并向学生讲述自己观看电影后产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对接,保持与学生在课堂中情感的交流,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使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身的情感[5]。总之,在“情境”教学中,“情”与“境”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倘若教师只关注“情”而忽视了对“境”的构建,会使语文教学课堂“索然无味”;倘若教师只关注“境”而忽视了对“情”的融入,会使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把握两者的契合点,通过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情”与“境”的交融。
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较弱,且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给语文内容注入活力、增添色彩,以更加生动、形象、丰富的形式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及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玉萍.论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1):34-36.
[2]陶学文.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创设[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