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锦
【摘 要】农村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在学习方法上不能有效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有效衔接,影响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实现课前预习方法、课堂学习方法及课后复习方法的衔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方法;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4-0155-02
A Strategic Research on the Cohesion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Methods among Rural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Jiantan Town Central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WANG Wenjin
【Abstract】Rural students enter the learning st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primary school, and their learning methods cannot effectively connect with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methods, which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ects. Therefor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realize the cohesion of pre-class preparation methods, classroom learning methods and after-class review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abilities.
【Keywords】Rural areas;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Cohesion strategies
农村学生从小学步入中学学习以后,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及知识量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再加之农村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固有的学习方法而没有及时进行改进,部分农村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后会出现数学成绩下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面对相对陌生的初中数学学习,部分学生由农村小学升入城市初中,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没有完成平稳的过渡与衔接,面对中学数学学习感觉无所适从,甚至跟不上数学教学的节奏,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中学教师要重视由农村小学到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让农村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学,促进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注重课前预习方法的衔接
预习是中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农村小学阶段,由于教师对学生预习任务的布置通常是比较笼统的,其预习形式与内容通常是阅读教材,明确将要学习的基本数学概念。在这种预习要求下,学生通常是粗略阅读教材,不求甚解,在预习环节也不会发现什么问题,效果并不理想。而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教师要帮助农村学生转变小学时笼统预习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实现预习方法的衔接。
为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仍然需要沿用农村小学阶段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基本预习方法,但要加深学生预习深度,提高预习的实效性,让学生认识到预习需要自主学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阶段,在思想与行动上加以重视。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节内容时,教师在预习环节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摒弃小学阶段浏览式的预习方式,教师设计预习任务单,任务单中设置了复习回顾性题目: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怎样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关键的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回顾复习性题目,可以促使学生回顾小学知识。接下来,教师通过微课的引领,让学生阅读教材,出示一些方程,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运算,最后教师设计相关农村粮食产量、农村用电用水、农村污水处理等学生熟悉的方程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找出方程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进行预习,在预习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一起探究。在课堂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与梳理,然后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引导,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要促使学生改变小学预习中松散而缺乏目标性的预习状态,让学生在预习中自主探究,让农村小学生改变原有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小学预习方法与初中的衔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強课堂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受农村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小学阶段自控能力相比于初中阶段更弱,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学生的课堂学习,由于纪律松散等问题,注意力不能集中,并且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节奏相对较慢,学生可以跟上课堂教学的进程。而进入初中阶段,他们自控能力逐渐增强。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农村小学阶段课堂学习的习惯,固守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法来学习难度有所提升的初中数学,显然是落伍的。因此,要注重农村小学课堂学习方法与初中课堂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初中教师要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的自制力,以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同时要注重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增强学习自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一定要与小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从旧知过渡到新知,要改变农村小学阶段教师讲解灌输而给学生带来的依赖感,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精神。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勤做课堂学习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课堂笔记。
例如,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复习小学数学中所学习到的相关三角形知识,如三角形的基本要素、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稳定性等知识,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再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分别按角、边如何分类。在学习新知识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如何在笔记中记录自己的疑点问题,以便与同学互动探究或向教师请教。课堂教学环节要步步紧扣,教师要提醒学生跟上教学节奏,让学生由相对松散的农村小学学习状态转变为节奏较快的初中数学学习状态。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还是以“三角形”这节教学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设置了探究性题目:小明在纸上画了四个点,然后把这四个点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图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图形会有几个三角形出现?类似这些相对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跟上初中数学教学的节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注重课后复习方法的衔接
课后复习巩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教学由于知识量较少,难度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课堂时间就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内化与掌握,复习巩固常在课堂完成。但是农村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面对繁多的数学知识点往往理不清头绪,无所适从,如果不采取课后复习巩固措施来强化学生知识的回顾与掌握,学生就难以理解与掌握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混淆点增多,难度也就增加。实际调查证明,能够在课后完成复习任务的农村小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成绩方面提升更有优势,学习能力提高更快。在网络环境下的复习巩固会更有效促进学生复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相关数学复习题目,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明确复习任务并把完成的作业上传于网络,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即时评价,全体学生也可以對其进行评价。教师还应复习环节,对课堂所学知识做适当延伸,改变农村学生小学阶段重复机械课本内容的复习方法,在复习环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总之,实现农村中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实现中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的一般课题“农村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衔接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92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小玲.浅谈如何解决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J].家长,2018(01).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