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数学阅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示思维、体会数学思想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反思了数学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结合课内外阅读实践的策略,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力;数学阅读;阅读策略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数学阅读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阅读,而是让学生以自身數学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阅读的方式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探索生活,从而形成一种不断认识数学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最终达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指向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数学阅读现状反思
(一)数学阅读是学习问题也是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面对一张成绩不理想的试卷常会不甘心的说“我其实是会做这道题,但我没有看清楚题目”;二是有学生遇到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目时,教师往往提醒学生再读一遍题目或者指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学生立刻就会解决问题了。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能力的不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种:第一,学生的阅读习惯普遍不好,不会“读题圈重点”,往往只是把题目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开始下笔解题,审题不仔细造成了看漏、看错题目条件,导致解题出错;第二,学生阅读题目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力不强,也就是抓不住重点,无法联系题目上下文进行数学思维推导,这也就说明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
(二)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
相比较于语文阅读,数学阅读更看重学生快速抓住关键词语,自主转换语言语义,并用数学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不同的例子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例题的阅读要抓关键词,定义概念的阅读要准确,数学历史故事的阅读要关注数学家的品格魅力等等。
(三)教师给出的数学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现实
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的推荐数学阅读材料。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贴近自己生活的、具有情趣性的数学材料更感兴趣。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等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小学目前课堂教学与阅读现状的限制,一些包含文化内涵、人文价值的阅读材料逐步淡出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教师要着重关注这一点,科学选择数学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数学阅读习惯,确立数学阅读意识。
(四)教师也要拓宽自己的数学阅读视野
小学生往往以教师为榜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顺手拈来的数学故事、数学史料一定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数学阅读。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不要局限在教育理论书籍、教学方法书籍、数学辅导书等,而是要涉猎更多的、更丰富的数学专业阅读。
二、指向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数学阅读培养策略
(一)有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的数学阅读平稳发展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要学生读”转变为“学生要读”。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情境,诱发和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设疑留念,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起学生内心迫切想要更多阅读材料的心理,同时教师要创设机会,在教室或者图书角张贴摆放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材料,让学生的沉浸在一种阅读环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行为。
其次,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作为长期的教学目标。但要注意的是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以学生的起点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提纲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在每次阅读完成后都要进行总结。
最后,教师要注重归纳数学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进行数学阅读。例如在读题的过程中要勾画关键词,在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提高审题能力。同时,数学笔记、数学口头说题、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等等都是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的教学方法。
(二)回归教材和走出教材并举
数学阅读首先要落实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教材是很好地例子,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来源于教材,教师的教学也都是围绕教材开展的。从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其内容具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小学数学教材一般分为三部分:新课知识内容、练习、知识补充。一般而言,教师更多的是使用新课知识内容部分,学生往往忽略这部分内容的阅读,但实际数学新知的每个概念、符号、表格都有其精确地含义,更需要让学生仔细阅读。知识补充部分大部分是介绍知识背景、数学文化、小故事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部分的内容,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由教师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通过知识补充部分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乐趣,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其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还能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教材阅读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延伸,鼓励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学书籍、报刊进行课外阅读,结合课内阅读、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的有效延伸。
结束语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数学阅读能给学生更多的数学体验,也能让学生形成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获取数学学习力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从阅读的基本特征出发,寻找适合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行为,让阅读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 吴泽娟.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24):2.
[2] 饶冠珍.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为例[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6(4):2.
[3] 陈英. 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思考力的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5):3.
[4] 陈笔家. 阅读与说题对数学学习力的促进[J]. 教育(周刊), 20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