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华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所有教师都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要意识到德育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生普遍存在叛逆、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德育工作,通过适当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及习惯。基于此,本文针对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职学校;思想课程
引言
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内容,其中,中职学校作为整个社会德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德育教学过程,建构德育高效课堂,使德育教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支撑。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往往最受师生关注和重视,因为这是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然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评价标准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中职学生德育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中职学校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社会、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有益贡献。因此,中职学校要将德育教学管理作为一项核心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规划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对于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操守等要求均有所差异。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其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符合当前时代和国家、民族的期望。为此,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校长应当组建专门的德育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围绕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规划,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的指导。例如,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目标规划中,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将“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作为德育教学的基本追求和方向。同时还要从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现实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其形成金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特别是针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使其能够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二)营造合适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反感大道理等情况,他们会对“说教式”的德育工作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教育”,这样学生只会对德育越来越反感,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质量。若想有效推进德育工作,中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将课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并让他们营造出适合开展德育工作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相应的德育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拼搏进取等各项优秀品质,令德育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对中职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进行长跑项目教学时,体育教师便可以营造相应的德育氛围,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等各项品质;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构建合作、竞争的比赛氛围,以此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习惯。再如,进行各类专业课的教学时,学科教师同样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创设出合适的德育氛围,学校要定期抽查校内教师的工作,以此保证各学科教师将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之,学校必须对所有教师做出硬性规定:营造合适的德育氛围。
(三)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德育工作效果
中职生普遍存在活泼好动、难以静下心学习的情况,与枯燥沉闷的课堂学习活动相比,中职生显然更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因此,学校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各类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融入班集体,并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学生会慢慢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并且改变各种不良行为习惯。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要灵活运用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令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例如,学校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在举办校园活动之前,学校要与各专业、各年级的班主任协调沟通,让这些班主任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以及班集体意识。活动结束之后,学校还要及时对表现优异的班级进行表扬,并且对表现较差的班级给予一定的批评,以此激发各个班级的竞争意识,这样,各个班级以后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校园活动。除了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外,学校还可以协助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活动,同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融入班集体,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改变各种不良习惯。总之,中职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便是德育工作的一大目的[2]。
(四)启发诱导教育,纠正学生错误观念
“相对叛逆、不听管教”是大多数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过,中职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可以分辨是非黑白,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该避免采用“批评式”的教育方式,而要选用语气相对委婉的“诱导教育”,这样学生才不会对德育工作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严重性。而且,“诱导教育”还有利于改善僵硬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总而言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选用不会引发学生抵触情绪的“启发诱导教育”。例如,对于某些夜不归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育时应该做到“少批评多引导”。在教育这些“问题学生”的时候,学校首先需要弄清楚他们违反纪律的原因,并且让他们明确夜不归宿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将带来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校方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还可以巧借榜样的力量,例如以优秀学生代表为学习榜样。以上方式可以帮助这些“问题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以此引导问题学生逐步纠正错误观念及坏习惯,令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学校应西高度重视德育敎工作,切实把建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德育教学模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与时俱进调整评价模式,积极主动拓展教学内容,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持续加强理论研究探讨,使德育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取得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樊万林.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220-221.
[2]邓生恒.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問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