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结合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阐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理论基础;内涵;价值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顺应了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来源可追溯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充分肯定人民在国家进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但在本质讲,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旨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扬弃”,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为广大群众谋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思想
毛泽东提出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都体现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和丰富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人民立场观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使命。”[1]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和政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采取封城、停运等有力的防控举措,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最大限度地阻止疫情蔓延。
(二)发展动力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人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这一切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凸显了人民的价值,彰显了人民的力量。
(三)价值追求观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历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体现。新冠疫苗最终通过临床试验面向普通群众免费接种,全力构筑起免疫屏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医学水平进步带来的红利。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
(一)实现人民愿望,保障人民利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和高水平的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发展思路、制定方针政策,“阅卷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评判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准。
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应急专科医院的建成为对于缓解患者数量激增与床位资源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面对医疗物资与生活物资紧缺的现状,国务院多个部委第一时间统筹部署,保障全国特别是“重灾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查处哄抬物价和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保障了广大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二)凝聚人民力量,推动全面发展
“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眾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全方面的发展。集中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支援抗疫斗争,统筹调配全国全军资源为抗疫“主战场”提供可靠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给予疫区人民极大的安全感,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三)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拉大、意识形态差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愈演愈烈,给世界人民提出了新的发展难题。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发展理念不断影响世界,中国在解决发展过程遇到的难题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凭借制度优势取得本国范围内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的同时,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20亿剂疫苗,让“中国的疫苗”成为“世界的疫苗”,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持续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21年研究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研究——基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视角》(项目编号:GXDJ2021B37)
作者简介:刘广月(1993—4),女,汉族,河北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