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葛强
摘 要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地位不断彰顯,而自制教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解决了训练器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但现下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自制教具;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128-03
0 前言
自制教具是结合教学实际,师生自主进行材料选择、手工制作的教学器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废物利用。因此,近些年来,自制教具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但现下初中体育教学自制教具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更好地推进自制教具应用发展,广大体育教师应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1 体育教学自制教具存在的问题
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废物利用、环保节约的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因此,近些年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广泛推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缺乏安全性 现下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自制教具多是利用一些废旧的物品器材,如塑料瓶、废旧轮胎、旧木板等,由于这些材料本就是破旧、不卫生的,这就使得自制的体育教具容易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使用废旧木板自制体育教具,其中可能存在木刺、铁刺,若不能有效地打磨处理,就很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这些安全隐患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自制教具的推广。
直观性不强 自制教具一定要具有直观性,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为学生体育活动的充分参与提供保障。但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现下初中体育课堂自制教具直观性并不强,这也是教师最易忽视的问题。如在使用废旧报纸制作球类教具时,只是简单地将废旧报纸使用胶布缠在一起,并没有在自制的球类教具中添加任何具有吸引性的图案。显然,这样的自制教具摆在学生面前是毫无吸引力的,不易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自然也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创新性不足 初中体育教学自制教具不单单是为了弥补体育器材短缺,还应通过师生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制作教具,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保障。显然,现下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自制教具只是模仿和粗糙的再现,或者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活动,并没有达到新课标对自制教具的创新性要求,这也是今后体育教师自制教具需要改进的地方。
耐用性较差 初中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开展,而初中生又比较活泼好动,因此,体育器材必须要满足坚实耐用的需求。由于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手工制作,与工业化加工的体育器材相比,耐用性要差很多。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发现,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大多数的自制教具一般只能使用几次,有时甚至只能满足一次性的使用要求,还没等课堂结束,自制的教具就坏了,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制教具的耐用性,是今后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思考的地方。
利用率偏低 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利用率低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就发现,很多自制教具常常用后就扔。如教学跳远,专门制作相关辅助跳远学习的教具,而这些教具在其他项目的教学中全无用处,因此,在教学结束后,这些费心费力制作的教具不是堆在库房中落灰,就是直接扔掉。自制教具利用率如此之低,不仅是对师生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也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自制教具的利用率,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缺乏积极评价 目前,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笔者认为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积极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持。例如:在师生开发制作出一个创新的体育教具后,除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和评价外,学校日常很少对此过问,也并没有进行任何与此有关的评价褒奖,同时很少指出纠正其中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现下学校还未针对体育教学自制教具建立相关评价体系,而由于缺乏评价体系支持,严重地影响了师生参与自制教具制作的积极性、自信心,并最终导致自制教具体育教学无法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2 体育教学自制教具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确保自制教具的安全性 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定要确保自制教具的安全性,让家长及学生放心,让学生安心地使用自制体育教具进行学习训练。对此,笔者的建议是,教师带领学生自制体育教具,要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如在选择自制教具材料时,一定要严格筛选,确保选择的材料安全、卫生,不会对学生造成任何伤害。例如,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使用塑料瓶和易拉罐为学生自制杠铃教具,所有的材料在制作前都会进行认真检查,同时将饮料瓶和易拉罐进行多次消毒和冲洗,并使用砂纸将材料的棱角磨平。此外,在教具自制结束后,教师要先进行检验测试操作,确保教具投放到学生的体育训练中是安全的。只有进行这样严格的安全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制体育教具的安全性,从而有效地规避学生应用自制教具时发生安全事故。
体现自制教具的直观性 教具是直接操作并体现视觉感知的一种教学材料,直观性是教学教具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特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自制的教具也必须要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无论是为学生自制任何教具,都会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为自制教具增添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从而使自制教具更具直观性。例如,图1为使用易拉罐等材料为学生自制的杠铃,但由于未进行任何处理,因此看起来平平无奇,无任何吸引力;图2还是自制杠铃器材,但是为使教具更具直观性,在教具的表面贴上一层色彩鲜艳的胶带薄膜,这样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却使自制教具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都争相使用教师自制的体育教具进行锻炼,因此形成积极踊跃的欢乐氛围。
提升自制教具的创新性 在追求創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局限于简单模仿,教师应从初中体育教学要求出发,不断提升自制教具的创新性。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大胆创新,共同开发出过往从未使用过的教具器材。如曾经利用废旧课桌椅、定向轮、防撞条等材料,自制“划船”教具,该教具是极具创新性的。教师可以利用该教具组织开展趣味的体育游戏比赛,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具体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创新的自制教具开辟了新的体育训练方法,为初中体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提升自制教具的耐用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具的破损率一直比较高,尤其是自制教具,破损率更是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制定提升自制教具耐用性的策略。首先,在选材方面,要选择耐用、结实的材料。如教师带领学生自制网球拍时,要尽量选择使用尼龙绳,而不要使用细的塑料绳,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自制教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其次,在教具自制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和功夫。如带领学生自制“霸王鞭”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要使用胶带将竹竿和PVC管粘牢,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用力甩鞭时绳结脱落,具体如图4所示。最后,为更好地延长自制教具的使用寿命,在教具自制结束后,还可以使用铁丝、绳结、胶带等其他材料进行加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自制教具变形,提升自制教具的耐用性。
提高自制教具的利用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自制教具的应用,教师一定要秉持物尽其用、一物多用、重复利用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制教具的利用率,减少材料资源浪费。如在执教过程中,笔者曾带领学生利用泡沫、塑料支架等废旧物品制作了“障碍人”这一创新的教具器材。该教具既可以运用于障碍跑训练中,也可以摆成不同的方阵,运用到“运球”“急停”等体育训练中,满足一物多用、提升自制教具利用率的要求。笔者还曾利用废报纸、习题卷等,制作成五颜六色的彩球,既可以用于抛掷教学,也可以用于踢球、传球教学。总之,教师应多从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制作出更多可以物尽其用、一物多用、重复利用的教具,这样可以促使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推广。
构建积极合理的评价体系 自制教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必须要有积极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持,这样才能推动自制教具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此,笔者的建议是构建自制教具体育评价体系,积极征求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例如:在评价方式方面,应以制作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为主,其中包括制作人员、制造时间、教学效果、评价意见等;在评价标准方面,应该从安全性、创新性、耐用性、利用率、直观性等方面出发进行打分,综合性地给出评价;在评价手段方面,可以采取月评、学期评价、年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的获奖作品可以在学校中进行公开展览,同时对参与制作的个人和团体给予一定的奖励。相信在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支持下,一定可以更好地调动校内师生自制体育教具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这将为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极大的保障。
3 结语
自制教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安全性问题、直观性问题、创新性问题、耐用性问题、利用率问题、教学评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自制教具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为此,广大教师还需不断对此作出研究探索,开发出更优秀的自制教育,助力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乔学超.体育教学自制教具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2):34-35.
[2]李强.自制体育教具 提高体育课堂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