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1-01-17 18:15:52俞青青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俞青青

摘要:陶行知教育理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对当今教育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一块重要基石。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应该积极落实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以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集审美、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能够克服传统音乐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的弊端。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它以听觉和动觉为基础;同时,小学音乐教学中涉及双基和乐理的学习,引入“教学做合一”理念,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对音乐内涵有所把握,使教与学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从本质上而言,音乐教学是一项艺术性实践,在这项艺术性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融入其中,能够收获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同时也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贯彻“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将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相融合,这符合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技能教育的相关规律,有利于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提升日常音乐教学的质量,助力每个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这一学科有其特殊性,它虽然以听觉为基础,但是其对人产生的整体感染力绝不局限于听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倘若想要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以听为基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情感铺垫,运用情境为学生烘托音乐氛围,引发学生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鸣,同时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相结合。例如,在《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曲目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歌曲的情感,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傣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形象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直观的视频,带领学生走入傣族美丽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傣族的风俗,了解傣族的民族特色。当学生走入这一生动美妙的情境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对傣族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展开论述;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傣族地区的文化艺术作品,让学生在艺术方面对傣族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请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深入到傣族的生活场景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曲目。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全身心地融入其中,集想象、聆听为一体,既给予了学生全方位的深入体验,同时又能够让学生们在听音乐时感受这首傣族乐曲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把握歌曲的情绪,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不但能够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提升日常教学效果。

(二)动手与动脑结合

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实现大脑、肢体和感官的协同,全方位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带着饱满的情感和情绪投入到歌曲的聆听和演唱中,既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涵养与价值,又在手脑协调的作用下实现演唱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水乡歌儿多》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在课堂带领学生们熟悉这首儿歌的旋律和情感,让学生对歌曲能够很好地演唱,并有一定的情感基础;然后,教师可以为班级中每个学生分发不同的奥尔夫乐器,让他们运用不同乐器对这首歌曲进行节奏创编,并且判断哪种乐器与哪种节奏更适合本首歌曲。刚开始,学生们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穿插在学生中间,引导他们了解演奏乐器不仅要手脑配合、正确操作,同时在自己的大脑中还要尽力地回忆歌曲的内容与情感。教师要强调伴奏应该是基于对歌曲锦上添花的目标进行节奏创编与乐器筛选,在手与脑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完成乐器的节奏创编,加深学生们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同时,当学生们练习完之后,教师还要随机邀请学生,让他们站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表演自己的创编成果,同时采取自评、他评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演奏才能,明确自己的能力定位。这样手与脑合作并用,既有助于学生完成实践学习,同时又丰富了音乐旋律的内涵,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增强了创作的情感性,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创作,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重視开展合作学习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导下,开展小学音乐高效教学,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音乐知识的获取效果,通过合作教学的开展,在最大程度上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将原本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教、学生‘学”。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听觉练习和视觉练习,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情感,了解音乐美,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在《翅膀》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会演唱此首歌的旋律,还应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自由的肢体动作、舒缓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声部的学习甚至是一二声部的合唱学习。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会唱二声部的学生带动不会唱的学生,唱功良好的学生指导唱功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演唱中来,通过独唱、合作唱,实现他们演唱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培养。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完善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增强表达自我的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尽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四)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做”。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丰富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以活动为平台,帮助学生验证自身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活跃学生的音乐思维,有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在《捉泥鳅》这首歌曲学习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自己对《捉泥鳅》这首歌曲的了解学习,准备音乐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小组会根据歌曲内容先安排各自角色;有的小组会通过运用口技来模拟风雨声、踩水声、泥鳅叫声来丰富歌曲;有的小组加入身势律动,让歌曲更加的活泼俏皮。教师应该让每一组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能在舞台上呈现;也可以建立评价机制,让学生投票选出心中最佳表演小组,并进行适当的成果奖励。这样的综合艺术表演活动,既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演绎,又能够让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剧的演出过程中。通过改编、演绎、讨论,既取得了良好的演绎效果,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于歌曲内涵的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艺术情感,提升教育成效。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深远,迎合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因此,音乐教师应该真正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又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促进音乐教学普及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李莎莎.“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的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

[2]杨素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8(25).

[3]秦蓁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3).

[4]蔡中玉.基于“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探究[J].成才之路,2020(0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3:44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9:18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