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雄
摘要:近年来,随着体育科目加入中考,体育也被广大学生和家长重视起来,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如何完成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师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体育教学者们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利用体音游教学模式等,使用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主进行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学导式;初中体育;体育课堂
近年来,学导式的教学方法深受教师们的喜爱。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使用学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从此目标出发,探究“学导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际应用,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状况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传统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通常没有足够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本停留在体育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后续的实践应用练习,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
(二)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由于之前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在体育课堂上无论是体育器械资源还是教师资源都十分匮乏,资源的不足同样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同时,教师要避免全程陪伴学生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其自主性,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二、“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在开展“学导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更加巧妙地将其应用在體育教学之中,让学生明白体育教学的本质。开展“学导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个体能力充分发挥,让学生的大脑随着教师的引导共同工作,也能体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交流,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三、“学导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导思
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从引起学生兴趣入手,比如通过开展体育游戏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观察,多层次分析,全方位思考,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以“将学导式应用于体育课堂”为例,教师应提前备课,找出教学中一些比较难以规范的体育要领,在上课时着重针对该要领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练习。
(二)导论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对教学中的疑难重点进行讲解时,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多设计问题,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利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
(三)导练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尤为重要。在进行规范练习时,教师应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进行分组训练,让学生轮流当队长,为其他队员作出示范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四)导创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学生们表现出色的时候,要尽可能给到每位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其体育特长。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优秀的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我,在新的数学模式下,教师给学生提供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五)导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动所有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将课堂交给学生,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及时鼓励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学导式”模式体育教学效果的分析
(一)学生心理方面
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普遍不高,大多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将“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能够从思维上引导学生思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二)教学效果方面
“学导式”教学模式将学习变成了像竞技和比赛一样充满挑战的过程,学生因为有兴趣可以积极地投入课堂之中。在教学效果上,应用“学导式”的教学课堂,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三)学生身体素质方面
“学导式”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课下也不会疏于体育锻炼。这样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将“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体育课堂中,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地安排每节课的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反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菲,肖涛,窦晨星.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分析与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4(1):87-88.
[2]金彩娣.“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探究[J].文理导航,2013(11):84-85.
[3]刘长文.浅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0):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