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

2020-12-14 02:23:47夏清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融合

摘 要:音乐作为艺术类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必要性”“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对策”这两个方面入手,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 融合 对策

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正因如此,任课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小学音乐课堂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一來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二来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独特、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还要善于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进行融合,借助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奥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将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进行完美的结合,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之中。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望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授课,让学生借助学习传统文化学习音乐,获得一定的知识,并通过赏析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游戏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文明瑰宝,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音乐教师要做的就是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引导和带领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完成继承传承文化的任务,使传统优秀文化流传得更广泛。虽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但接受能力是较强的,教师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还能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学生的思想起到熏陶和教育的作用,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

3.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据笔观察,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知识面狭窄,对学习传统文化缺乏持续的热情和动力。对此,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乐器,比如二胡、高胡、京胡,还有唢呐、巴乌、葫芦丝等,通过乐器了解不同的传统音乐风格,有效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二、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融合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以往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于重视音乐理论的学习和分析,忽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学习音乐丧失兴趣和动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方式,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乐于接受传统文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自觉欣赏,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以《快乐的泼水节》一课为例,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傣族泼水节的由来。多媒体播放传说故事:在古代,有一个火魔王,他无恶不作,经常给百姓带来灾难。后来一个十分机智的少女杀死了火王,但是火王的头颅滚到哪里,哪里就会引起火灾。于是她就将水每天浇在自己的身上,直到头颅化为灰烬。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每年举行泼水节—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如此一来,学生经过视频了解了传统的傣族文化,助于学习傣族音乐。

2.开展专项音乐活动

大量的音乐欣赏和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过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还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开展音乐专项活动的方式,这样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中学习和了解到更多的音乐作品,还能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奥妙和魅力。教师在布置和组织音乐活动时,要有创意、新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如学习《草原放牧》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并且播放蒙古族歌曲,让学生欣赏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歌曲,十分具有民族风格。随后开展专项活动,包含歌曲背景介绍和乐器介绍。比如琵琶:琵琶是由“头”和“身”构成的,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味、音响等,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晶……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最好是有关传统文化的歌曲和舞蹈,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音乐产生亲切感,从而爱上音乐。

3.教学多元化,丰富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等,课堂上,假如教师一味讲解理论知识,不设计有趣的内容,或者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样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比如歌曲接龙和表演音乐剧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和发现学习音乐的魅力和奥妙,从而爱上音乐。

如欣赏乐曲《金蛇狂舞》,首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风格和魅力。随后,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是歌曲接龙:一个学生唱一句,下一个人要对接上一个人唱的最后一个字,接上的学生获得一定的奖励,没有接上的学生受到一定的惩罚,从而使得游戏更加具有乐趣。那么,没有接上的学生就可以向老师、同学介绍不同的乐器,或者表演小节目等。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好地继承传承传统文化。传统音乐文化大多数是高雅的文化,比如经典的少数民族歌曲等,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学习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和继承下去。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好选择。

如学习歌曲《山童》为例,首先,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山童》动画,并且让学生说出演唱歌曲的形式、情绪、特点等,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认知。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合唱歌,曲调生动活泼。随后,教师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别收集有关传统音乐的知识,比如传统文化最早划分为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划分为四类;或者有哪些历史悠久的民歌、民族器乐,等等。没有收集到的小组受到一定的惩罚,如值日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重点,结合游戏教学和活动教学,在音乐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加深对于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的认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音乐教师要树立不断优化和改革的教学理念,要采用先进、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传统文化教学与音乐课堂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迅《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的融合》,《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5期。

[2] 马忠奎《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及价值研究》,《考试周刊》2019年第47期。

[3] 范薇《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戏剧之家》2018年第7期。

(夏清,1989年生,女,山东威海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0:38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8:58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8:25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