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策略

2020-12-14 06:19:34徐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杨

摘 要: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中华人民的根,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做好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将传统文化教学元素渗透在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先育人后教书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许多人觉得严谨并且逻辑性极强的数学科目与诗词歌赋、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没有太大关联,导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元素视为可有可无,在课堂中匆匆带过,忽略了它的积极影响。殊不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合适的时机融入传统文化会使数学更加丰富有趣。

一、挖掘数学中的数形之美,培养爱国精神

在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当中有许许多多的图案,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图案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帮我们体会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和飞速发展。从绚烂多彩的图案到朴实无华的图案,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中所代表的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及文化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教学为学生展示京剧、中国结等图案,为学生布置搜集有关理论知识图案资料的教学任务,了解每幅图案所包含的意思。学生会在预习过程中了解理论知识以外的传统文化。在了解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中华文化的传统之美,这将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当学生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将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科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逐渐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学生还原知识理论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数学知识和现实中的文化理解相背离的现象,教师便需要带领学生忽略时间、空间的限制,逐步探索知识的发源,感受数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

例如,教学《图形以及变换》时,先播放图片:汉代的铜镜、唐代绣有花朵或者虫鸟的衣服、宋朝的瓷器、民国时期的剪纸图案、二十世纪中期的年画、京剧脸谱图。教师导入:同学们,现在用十分钟的时间搜集这些图片的背景,找出他们代表的含义,最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怎样的数学思想。学生在搜索过程中记录总结。随后一同学举手回答:我了解到脸谱是产生并兴盛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我们可以称之为大面或者带面……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搜索到的知识的同时,教师会结合学生的表达进行总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了解到许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豐富内涵,在本节课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渗透名人成长历程,开展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反映了我国数学家为数学研究做出的伟大贡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举例,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古代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付出的努力,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坚持自我、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正面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将其解决,其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如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中的小细节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尝试解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自我总结哪种学习方法最合适自己,而哪种学习方法会让自己浪费大量的时间为没有功效。教师在该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列举某位数学家的解题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该位数学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体现出来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举的实例,学生会将这位数学家作为学习的榜样,同时学习这位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有了思路和方向。教师还应该注意,要想开展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当中,还应与课外的一些实践探究课进行有效结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计算工具的认识》这节课的时候,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会简单地对算盘的产生背景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收集关于算盘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介绍说:算盘是中国古代就发明的一种用于计算的便捷工具,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同时是中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品,在世界技术工具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同学们尝试一下,5+4,10+12,55+55,如何通过算盘去运算?同学们通过课前搜索的相关资料以及教师的引导,纷纷开始操作起来。教师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带入到数学课堂中,并且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态度,同时了解到了中华文化中关于数学内容的精髓。

三、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教师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就要以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前提,精心制定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最合适的时机将传统文化引入教学中,从而使传统文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渗透,触及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师想在教学中做到“恰逢其时”,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研究,对课本中的一些例题、练习题,或者是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发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进而制定教学计划,并逐步加以实施。如教师可以选择在传统节日来临之前,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教学环境,并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区情况以及学生状态,合理地进行文化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都有足够的掌握。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及时互动和沟通,教师通过一步步的教学环节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同时增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首先通过课前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人民币是从何而来的?如今我们用的人民币是第几套了?人民币为什么分为纸币和硬币,等等。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后,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立“知识加油站”这一教学环节。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货币发展历程,一边为学生解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已经长达5000多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并发行了第1套人民币。我们现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人民币已经是第5套了,它包含的纸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而通用的硬币有1角、5角和1元,但由于现在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方式的普及,纸币和硬笔运用的频率在日益减少。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理论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在探索数学的道路中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亚萍、姜丙黄《小学数学的“中国味道”—成语、古文、古诗对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

[2] 李雪莲《让传统文化滋养数学课堂—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