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云蛟
摘 要:在河南省众多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河南民歌是否也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经笔者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在音乐学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中,对河南民歌的研究者少之甚少。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对河南民歌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第二,河南民歌体裁的形成及分类;第三,河南民歌的旋律特点。第四,结论。以第二、三部分为重点讲解内容。本人特写此篇论文,以致力于保护河南民歌,为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河南民歌;民歌体裁;民间音乐
1 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歌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所以很早就有“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说辞。民歌的定义: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为抒发自己对于劳作时的艰辛或快乐,生活中的幸福或凄苦以及对于渴望自由的爱情等作为题材,与劳动紧密结合并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娱乐性,同时又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广为流传的民间歌曲叫做民歌。
我国素有礼乐之邦,古代很重视民歌,周代就有采集民歌的制度,叫“采风”。其目的主要是供统治者“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据说周天子从政,要求公、卿及烈士献诗,乐师献乐曲等,目的就是传达民情,考察政绩得失。管采风的官员叫“太师”。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由孔子所编。经过筛选和加工共有305首精选的歌辞集,其中歌曲共分为三类:《风》《雅》《颂》。其中《风》是诗经里的精华,大部分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其内容反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包括15国民歌,大致范围是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和四川等地,记录了约从周代初到春秋中期近500年的作品。
民间歌曲的流传区域不断扩大,其体裁形式也越来多样化,为了收集民间歌曲在秦汉时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到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的机构,除了掌管宫廷礼仪、祭祀、宴飨音乐外,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所以汉代有乐府采集的民歌又叫“乐府诗”。①汉代乐府机构由李延年担任,乐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满足宫廷的需要,采集民间音乐,创作歌曲并改编歌词和曲调,由进行乐器伴奏,并对创作好的歌曲进行演唱和演奏。
宋元明清以来,伴随着城镇商业化的经济日益繁荣,民歌体裁的传播更广,其形式也更为多样化,如山民的“山歌”,农夫唱的“田歌”,渔夫的“渔歌”,船夫的“船歌”等等。尤其在南宋末年被元统治后,在元统治下,变本加厉的欺压剥削老百姓,但是这些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汉人,南人以及契丹、女真等族,受欺压的老百姓中有许多是不被重用的文人散落民间,他们将眼前残酷的现实写出了流传于老百姓之间,当这种不满与被压迫的生活达到极端的时候,阶级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农民自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当时的社会是官多民少,对皇帝还抱有幻想,因此在这种双重矛盾之下,民歌由此产生,歌词内容具有现实性,揭露当时统治者的黑暗、残暴的社会现实,在当时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
至清末民初,中国的民歌在经历了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和积累中,其体裁形式与题材类别也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同时表现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民歌风格的不同。例如,内蒙古的长调,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等等。
2 河南民歌体裁的形成及分类
河南民歌从时间的角度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诗经》,在《诗经·国风》的205首河南民歌中,涉及河南民歌的有《周南》《王风》《卫风》《郑风》《陈风》《桧风》《鄘风》《魏风》等八国的百余首民歌,其中《国风》共160篇,河南占109篇。而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中共收录了900多首,其中豫南民歌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说桐柏山区、大别山区以及伏牛山区,信阳地区的新县、固始、商城民歌比较发达。而豫北和豫东相对来说民歌比较少,而恰恰在这些民歌较少的地区戏曲曲艺比较发达。促使民歌这一体裁的形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点: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二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内容;三是各个区域的方言特点;四是一定艺术经验的累积;五是地域性风俗的差异;六是商业化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以上总结的这些都和河南的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笔者从地势上的特殊性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太行山山地丘陵区,豫西山地丘陵去,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区。而河南的地貌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又是古代文化集中的地方,其南北融合也比较大,山区平原地势差别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生存方式、方言以及民风民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形成不同地域上的民歌风格上的不同,以致造成了河南民歌风格迥异难以一言而论。
根据这些地域环境的差异,可将这一地区的民歌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田歌,灯歌,风俗歌,儿歌,叫卖调。尤以号子,山歌,小调流传最广。
号子,即“劳动号子”,其他地方也称为“哨子”“喊号子”。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的“劝力之歌”后来也就发展为劳动号子。顾名思义,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比如说建筑地上的打夯、打硪,森林伐木、抬木,以及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等劳动几乎都有不同的劳动号子。关于号子类别的划分依据作业时不同环境下可分为:平顶山的矿山号子[1]中的《过平巷号子》《过弯道号子》《拐弯号子》《上山号子》《抬大件号子》以及兰考县的《打硪号子》等等。劳动号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产生,数千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现代社会劳动方式的改变,逐步用机器代替了最原始的集体劳作,号子才逐渐消失了。
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的方式。例如,在《河南民歌 第五卷》中将号子分为了黄河号子、卫河号子、丹江号子、沙河号子、颍河③号子等。在这些“号子”里面又有几种或十几种的号子(子号子)。比如在“黄河号子”里面根据不同作业进行演唱的号子,包括《起船号子》《打蓬号》《撑船号》《拉纤号》《拉船号》《开船号》《下锚号》《撑篙号》等。
山歌,这种体裁形式一般在河南的山地丘陵区比较流行,主要分布在河南的东南部地区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山歌的形成主要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是一种直畅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曲。直畅,也就是说“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不拐弯抹角,精神面貌多是奔放、高亢、精力充沛,即使是唱悲苦的内容也是比较强烈地传达出歌者的内心,因此易于感人。
《河南民歌 第四卷》中主要记录了河南山歌的大部分歌曲。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南阳地区桐柏山歌《小小鲤鱼红口鳃》《一下田来把秧栽》《小小水车四顶头》;新县山歌《山歌好唱口难开》《薅黄秧》《高高山上一颗麻》《跑竹马》;固始地区的《六月三伏热》《日头落了黑了天》《绣红绒》;商城民歌《犀牛望月姐望郎》《你不放工我放工》《树多能成林》等等。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小令”等,笔者查阅的资料显示在河南民歌中似乎小调比山歌、号子更易于使广大劳动人民接受,且传播范围广,原因总结有:旋律更加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歌词容易记,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有较多的有规律性的装饰音和衬词,易于使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具有较高的歌唱艺术。小调和山歌对比有很大不同,小调是经过群众艺术的多重加工整理,其曲调细腻婉转,有较完整的曲式结构和方整性的乐句,并且广泛流传于民间。
小调的定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经过民间艺人的多重加工,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主要以细腻婉转的曲调抒发歌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并运用叙事的手法表现出来,词曲配合较为紧密,单乐段多段体结构,具有方整性的乐句和完整的曲式结构,调性明确。
小调所歌唱的题材范围很广,比如说有歌唱爱情的、离别的、节日、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等等的题材内容。《河南民歌 第四卷》中收录了不少的小调歌曲,如《打樱桃》《十月望郎》《盼情郎》《拜年》《龙船歌》《闹元宵》《茶山歌》《对菱花》《十把扇子》《十送》《绣花灯》《对花》《一朵茉莉花》《放风筝》《八段锦》《王大娘补缸》等小调歌曲。
3 河南民歌的旋律特点
河南民歌多数是建立在五声和六声音阶基础上的,也有四声构成的旋律,还有少量的儿歌、叫卖调是建立在三声音列基础上的。从调式上看,多为五声性的徵调式,其次是羽调式,商调式,宫调式,角调式。笔者根据现有的河南民歌在旋律特征上进行分析,其分析的体裁不限。
3.1 由四声音列构成的旋律
谱例1
谱例1《撑船号》为G徵四声调式,省略了角音mi,旋律中运用了sol,la,dol,re四个音,并由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构成整条旋律。其旋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上四度-下四度的进行(2-5-5-2,5-i-i-5),大二度-下四度-上四度的进行(6-5-2-5),并且在七度以内围绕主音(徵)进行变化。这种旋律的写作手法结合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语言特点和劳动强度的大小进行的,它的表现手法较为坚定、铿锵有力。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搬一个比较重的物体时,会不自觉地发出“诶嘿”“呦嗬”等语气词,其实这个语气词就是下四度的进行,这个在号子中是尤为突出的。
3.2 由五声音列构成的旋律
谱例2
谱例2《王大娘钉缸》是G徵五声调式。从结构上可以看出是具有方整性的结构,共12小节,可分成6+6的句式。其中第一乐句的歌词前后相呼应,领的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sol)上,合的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re)上,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第二乐句领的部分结束在宫音(dol)上,合的部分结束在主音(sol)上,完满终止。从旋律手法上来看,多运用了四度跳进的手法,歌词和节奏紧密结合,使旋律具有一种轻快,诙谐的色彩,具有北方音乐那种宽广的音乐性格。
同时,在全国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就是运用这首歌曲的旋律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并经过作曲家赵季平和刘欢的二度创作之后,使得这首彰显中原神采的民歌小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
3.3 由六声音列构成的旋律
谱例3
谱例3《穷人小调》为C宫六声音阶(加变宫)调式。此曲不是方整性的结构,词曲结合紧密。从旋律上来看,可将其划分为6+9+6的乐句结构。旋律多运用模仿的手法,如(66 33 6 3 6 5 0,66 33 6 3 6 5 0),(67 6,67 6),(3.5 67 6 6 5 33 2 02 33 52 3 5 32 1,6. 5 32,02 33 52 3 5 32 1)这类旋律重复的手法在歌词和旋律上有着重强调的意思;但是从歌词上来看衬腔“哎呦”“喂”“哎嗨哟”“呦呵”“哟来”这些末尾的语气助词在旋律上表现为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如(6-5,3-2,6-5-3-2,3-2-1)这种创作的手法与当地的方言有很大的联系,同时也与歌词要表达的内容息息相关。
上述的旋律特征中,八度以内的旋律写作手法是经常被用到的,尤其是北方的音乐,其中不乏包含四度、五度、六度的大跳或者同音反复八度大跳以及级进再跳进等的写作手法都凸显了北方音乐飒爽、豪迈的精神面貌。在现代所收录的河南民歌中还有很多比较好的曲调,如家喻户晓的《编花篮》,还有《对歌》《绣荷包》《猜灯谜》《纺棉花》等的民歌小调。
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使得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受到了各种“侵害”,一种优秀的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再好也会消失。就像河南的姊妹艺术——戏曲曲艺,已经开始走向了“末路”,是否再过几百年,这也都成为历史。
注释:①“诗”即指民歌。这一时期所采用的基本形式是五言体,总称为“乐府体”。“五言体”乐府是对“四言体”国风的合理继承和发展。唐代时发展到了“七言体”。
②“元代的统治阶级对词曲和唱词是非常害怕的,害怕人们利用词曲进行‘讥议,‘犯上恶言,他们用处死、流加等处罪的办法,对撰写和歌唱词曲者以无情的镇压。”——《古代音乐史稿·下册》杨荫浏著。
③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颖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化局民歌编辑组.河南民歌(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M].1979:95.
[2] 乔建中.中国音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3] 王冼平.民歌版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 王丽芬,孙敏.洛阳古代音乐文化史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 修海林.古乐集锦[M].北京:人民音乐(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出版社,2011.
[6] 刁燕.中国民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7] 陆敏.中国传统名曲欣赏(第三版)[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8]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9] 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10] 胡晓靖.论豫南民歌的形成因素及特点[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11] 李敬民.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08).
[12] 张舫.王昌芝演唱河南民歌之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
[13] 陈娅玲.豫南民歌的风格与演唱初探[D].河南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