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旅游“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0-12-14 04:01李晓霞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

李晓霞

摘 要 计调岗位作为旅游企业的核心岗位,计调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作用于旅游企业。能否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调岗位的职业能力,“旅行社计调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该课程将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来指导教学活动,从分析该课程的性质与学生现状入手,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五个维度进行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形成该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建议,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职业能力 旅行社计调实务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71

Abstract As the core position of tourism enterpris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level of planning and dispatching personnel directly affects the tourism enterprises. Whether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travel agency planning and dispatching practice" is very important. This course will adopt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ideas of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to guide teaching activitie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e cours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course is carried out through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link, teaching method and course assessment, so as to form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urse and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Keywords vocational ability; planning and dispatching practice of travel agencies;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1 “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性质和学生现状

1.1 “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性质

“旅行社计调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旅行社计调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學习,学生能理解旅行社计调岗位相关理论知识、明确计调岗位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掌握各类旅游产品设计、各类旅游线路成本核算、旅游产品销售、编制计划与发团等规范操作旅行社业务的具体事项,为其将来的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本门课程实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

1.2 学生现状

(1)学生学习的惰性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存在学习的惰性,相对于纯理论课更喜欢实践课。同时,学生缺乏耐心,遇到挫折容易放弃。(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大胆尝试的勇气,创新精神更是少之又少。长期的被否定与自我否定,使得学生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他们习惯性地死记硬背,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稍微增加学习的难度,学生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畏难的情绪,女生的学习态度好过男生,但仍然还是过多地依赖老师,仅仅是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缺乏课后自主学习能力。(3)思想活跃、参赛意愿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都表现出思想活跃,喜好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正因高职类技能竞赛大多都是实操技能的比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青睐直观的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2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计调操作实务”中的设计与实施

2.1 课程设计理念

“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设计是培养旅游企业计调岗位职业能力为基本理念,依照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流程以及计调岗位技能要求,采用“岗位工作内容——确立教学项目”的逻辑关系来构建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实训加强学生计调岗位能力、知识、素质的全面培养。每个教学项目都是以实际计调工作中的某项工作内容为依据,设置相应的实训任务,在学生完成每次任务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计调岗位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计调岗位与之相关的操作技能,让课程内容与计调岗位能力要求紧密结合,达到教学效果。

2.2 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是以旅游企业计调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完全按照旅行社计调工作岗位相关业务操作流程以及各项规范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原行业实际和岗位实态,根据“必备地、核心地、拓展地”的技能层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驱动相关理论和实践,将该课程教学内容一共划分为“七个项目”,构建起集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操作实训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七个项目”均依据旅行社计调部工作特点与工作内容来设计,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旅游企业计调岗位工作内容相吻合。七个项目分别是:旅行社计调工作认知、国内接待社(省内地接)计调业务、组团社计调业务、出境计调业务、入境接待计调业务、自驾游(自由行)计调业务、在线计调业务等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个具体任务组成,这些任都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学习任务,每次开讲前老师先导入任务、然后做任务解析,接着带入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基本原理讲完后学生再进行相关任务的能力演练,演练的过程中再一次将知识要点进行自我消化,通过这样反复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2.3 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它强调理论认知与实践相结合。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每个项目中均有具体的任务组成,任务的具体教学实施紧扣三重目标要求,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1)任务导入——教师以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导出相关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并能从每一个具体任务中了解到操作细节。

(2)任务解析——学生先自行分组对任务进行讨论,按照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任务分解,完成,期间教师进行引导。

(3)链接知识——通过任务解析后,带出完成该项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引入案例。

(4)任务拓展——这是项目教学的深化,通过设置经典工作任务,加强学生对该项任务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在了解该任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与规范后再次实操巩固。

(5)任务小结——任务结束后,教师会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出完成该项任务的做的好的方法和今后如若再次遇到相同情境問题,我们该如何规避问题风险。

2.4 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讲授法、真实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成果展示法、实战演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确保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1)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用在介绍旅游企业计调岗位职能特点、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及培养理念的内容。

(2)真实案例分析法。结合计调岗位工作的实际,引入与之相关的真实案例,并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间接使其积攒经验并锻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布置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后可通过网上搜集、文献查阅等方式完成任务,在课上讨论环节再进行讨论,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4)成果展示法。又可以称为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任务,虚拟场景,让学生按角色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以旅行社的计调、销售、部门经理甚至游客的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实战演练法。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计调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场景。例如:参与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的研发、旅游线路成本的核算、销售旅游产品等工作。实战演练法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计调岗位的工作内容、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真实性。

2.5 课程考核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因此也应建立多维度灵活的课程考核体系。降低期末考试所占的分值比重,提高过程评价分值,通过平时表现、实训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由实践实训(6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表现(20%)、期末测验(20%)三部分成绩来综合评定。

3 教学反思及建议

3.1 教学反思

(1)布置合理有效任务是关键。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中,设置任务是关键,任务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设置每项任务时应根据学生具体学情以及该任务涉及的知识点而做到任务设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难易程度适中的特点。此外,老师还需全程关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2)课堂组织形式不可忽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任务的实施既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又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因此,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是有效完成任务的前提。可采用不固定搭配方式组建学习小组,增进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2 教学建议

(1)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势必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流程的各个知识要点,且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而高校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多是科班出身,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如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能更快地、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

(2)加强对学生分组人数的把控。多次试验显示,小组参与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其效率最高。我们亦可根据每次具体任务,将小组参与人数控制在3-6人,且汇报成果时要将参与者具体负责事务明确写进汇报书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在全球旅游市场从高速发展到优质发展转型的环境下,我国旅游业也迫切需要大量高水准的专业人士加入。高职旅游管理作为旅游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着眼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岗位职业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等,以职业能力教学视角,培养全新的适应当代旅游需求的旅游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2] 刘庆华,杨志红.选取“任务导向”的学习内容——基于“任务中心整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改进实验[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7,43.

[3] 刘庆华.选择匹配一致的教学策略——基于“任务中心整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改进实验[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4.

[4] 叶娅丽.旅行社计调业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化学分析工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