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师提问互动公平的实践研究

2020-11-30 09:08齐慧茹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师提问课堂互动

摘 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当今小学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和认可,而课堂师生互动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种互动形式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互动。作为课堂互动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手段,课堂教师提问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平的课堂提问不但对教师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有利于班级中每个学生平等地发展个性潜能。然而实际小学课堂中,教师提问互动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对教师课堂提问互动公平的研究与讨论十分必要。本文将深入课堂,研究小学课堂教师提问互动现状,发现教师在与不同属性的学生进行提问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对小学课堂教师提问互动中普遍存在的公平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旨在能够为实现课堂教师提问互动的公平做出理论性贡献,从而能够在实践层面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教师提问;课堂互动;教育公平性

课堂是实施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包含着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常用的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关注课堂提问是关注课堂教学的重要一步。教师课堂提问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信心的树立等。教师课堂提问的公平性应体现在提问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全面性是指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随时都有被问到的可能;公正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能不受学生的成绩优劣、表现好坏、个性差异、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独立发表见解。

1 教师课堂提问互动在公平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后排与角落位置同学在课堂提问互动中备受“冷落”,感受不到公平性所体现的“全面性”。当前普遍使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教师使用黑板以及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课堂组织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位置以讲台为中心,前排和中间是教师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并且我国教师习惯与前排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们往往会忽视后排学生,长时间下去后排学生容易游离课堂之外,丢失学习的积极性。

2)班干部在课堂提问互动中受到优待,好学生与差学生课堂提供互动机会两极分化。从当前课堂教学互动情况来看,师生互动的选择性较强,这种选择性会因为学生之间性别、成绩、相貌、担任职务等的不同而存在区别。例如:从学生在班级中担任的职务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更加明显、频繁,同时,教师往往对接触多的学生印象更深,在不刻意要求公平性的情况下往往第一反应是提问交往机会多的学生。

3)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个别教师道德教养不足,教师对课堂互动提问的公平性认识有缺失。部分教师对于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综合评价,如把学习成绩优秀、有显著特长或性情乖巧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倾向于提问“好学生”,一节课多则能够提问十多次,对于“差学生”则有可能一节课一次都没有提到,导致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缺失。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公平提问的意识,对课堂互动提问的公平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公平性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提问互动的公平性就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化水平。

2 针对教师课堂提问公平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优化座位安排,实行座位定期轮换制度。定期调换座位要严格禁止按学习成绩编排座位的做法,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身高、视力、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然后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各自的发展。组与组的位置也要经常进行调换,既有利于学生视力的保护,也有利于教师均等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变换讲课时的位置,教师如果整节课都在黑板前走动,就会冷落教室后排、角落的学生,久而久之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及时变换自己讲课时站立的位置,在教室的前中后各处适时的走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课堂积极性。

2)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提问公平意識,选择合适的师生问答方法。教师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更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不能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冷落了学困生,要平等地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互动。老师应注意到,成绩只是学生的一个方面,更应从思想道德等方面对于学生做出评价。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应该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对于课堂互动不积极的学生,老师应该多鼓励,激发其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3)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专业能力,提升教师道德修养。首先,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如何,他们都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与爱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参与感,促使每位学生都能树立起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给予他们相同的发展机会。其次,教师要提高心理品质,克服认知偏差。教师的心理因素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因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品质至关重要,教师的心理品质提高,有利于教师克服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能够促使教师能够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严露.小学课堂教师提问互动公平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薛慧.小学教师课堂提问公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慕克鸿.有效提问推动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99.

[4]党万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20(07):139-140.

[5]谢玲玲.大数据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47+50.

[6]景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艺术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8.

[7]许伟.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33.

作者简介

齐慧茹(1999-),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提问课堂互动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探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