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与能力渗透

2020-10-21 12:16张倩倩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学习兴趣

张倩倩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对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基本音乐感知能力的方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教学设计

音乐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声音艺术,以一定特性的音响作为基础,再分有高低、强弱、音色和长短等特性。而教师只有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激活学生艺术思维和鉴赏能力的载体,才能够使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得以实现,这样一来,音乐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单调,极大地使音乐课堂教学发生改观。

一、基于主体特征,精心设计内容

1、情境创设

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音乐听赏状态,并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一般地,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选择一个符合教学主题的音乐情境来引导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氛围当中。例如,在《阿西里西》中,从该歌曲的特点分析来看,这是一首表现彝族人民在游戏时欢快音乐,而教师就正可以让学生来观看彝族人民的各种游戏活动,进而伴随音乐声来将学生置身于彝族的山寨之中,感受在月光如水、火把围绕的夜晚,这样一群牵着手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的彝族人民。联系音樂作品的主题内涵,是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探寻其中所蕴含的音乐元素的关键,而在音乐课堂中,创设相关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2、背景导入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加上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使得注意力很容易在课堂上被转移,对此教师可以选择讲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关注到音乐作品中去,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体悟作品内涵。例如,在《小号手之歌》中,作品的背景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勇的小男孩,他出生在国内的革命战争时期,父母惨遭地主迫害,而自己也受尽地主的虐待,最终是解放军的到来,将这个革命老区的儿童从痛苦中解救了出来,于是成为儿童团团员的小勇,便展现出了自己在战场上身为一名小号手的职责和英勇形象。故事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潜伏于黑暗,必会见黎明的坚毅精神品质。

3、课前律动

律动是一种音乐教学时的行为,它可以作为课堂中的调剂,来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之下,来完成对乐曲作品的听赏和学习。比如在一些涉及舞蹈或合唱类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律动的形式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既有利于提高其自身身体的协调性,也能够很好地陶冶和培养学生的乐感。

二、语言魅力引发学生共鸣

1、活跃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中兵不应该仅仅只是音乐,只有配以风趣幽默且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才能够使学生喜爱上这门艺术课程,用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来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最终落实到对于学生音乐审美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形成音乐智慧。例如,在《小动物唱歌》中,教师可以通过本曲的特有内容来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辨别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比如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区分音符的时值,小猫的叫声是二分音符,鸭子的叫声则是四分音符等等。通过灵活的利用,来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轻松易得,且过程充满趣味性。

2、激活内在情感

乐曲的多方面因素构成了其本身,而乐曲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表达形式,其不仅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力量,还有着改变听者心灵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不仅要充满热情,还要兼具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知道去听什么,知道该怎么听。教师只有将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乐曲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来艺术性的表达出来,才能够实现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在多方共鸣中实现音乐课程的教学价值。

3、挖掘艺术内涵

艺术内涵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追求的美的一种具象化方式。例如,在《四小天鹅舞曲》中,该乐曲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蹈音乐,可以说是该局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首曲子,轻快活泼、干净利落是它的特点,十分符合小天鹅在湖畔嬉戏时的情景状态,反映的也是一种极具田园般诗意的旋律。那么教师在课上就可以选择为学生来播放这一段舞剧片段,通过艺术家们的高超演艺来领略小天鹅这种高贵的姿态是如何用音乐加舞蹈的形式来表现的。

三、围绕兴趣激发,灵活选择教法

1、音乐游戏

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去感知音乐,借助语言、动作、表演等元素来实现对乐理知识的把握,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其实在每一节课中,教师都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一件乐器,但前提是要与教学主题和乐曲风格相符,通过乐器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看看百般动听的音乐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一般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用到的乐器大多数为打击乐器,目的是让学生去感知和发现乐曲中无形存在但却不能缺少的节奏。如三角铁、碰铃、竖笛、口琴等等。

2、即兴创编

课堂教学尾声通过即兴创作一小段律动性质的乐曲,能够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和创造力。通过边听边想的方式来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始终保持活跃,并寻找乐曲中的音乐要素,进而加以运用和创编。例如,在《森林狂想曲》中,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教学目标却要求学生要对该乐曲的主题和旋律结构进行深入学习。那么教师即可将作品分为多个部分,每一段来配合不同的声势律动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加深其对于作品音乐结构的理解,从而促成接下来的创编活动。

3、表演展示

小学音乐课堂中同样可以选择与音乐主题相关的其他形式来丰富学生对于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比如表演这种对于学生实践性和临场发挥要求较高的活动,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充满自信的演唱或演奏展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通过音乐课程来了解自己,挖掘自己。

综上,一个人对于音乐的兴趣应该表现为渴求,当学生在被音乐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后,其对整个世界都会是充满希望的。教师也应该遵循小学课程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选择真正适用的教学方法,来从教育初级阶段就培养起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乐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秋云.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做好兴趣培养工作[J].北方音乐,2017,37(24):222.

[2]  阚文雯.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7(24):63-64.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