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显萍
摘 要:随着社会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界对传统文化教育愈发重视。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环节入手,探究在古诗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方式以及有效提升途径,为教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主要呈现两种情况。其一,教师对古诗文的教学停留于应付考试,只是带领学生对古诗文进行背诵,忽视了对古诗文的精神内涵以及蕴藏的思想感情的挖掘。
其二,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往往只是将诗文内容进行简单直译,没有结合其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进行品鉴。这些问题使得初中古诗文教学受到制约,无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
一、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古诗文的课堂讲解中,主要围绕诗文翻译与基本内容讲解开展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对古诗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同时也使古诗文教学丧失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势,削弱了初中古诗文的教育意义[1]。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较低,进而丧失学习自主性,导致部分学生对古诗文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抗拒的心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向出发,将传统文化元素与之相结合,进而在课堂中将古诗文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例如,在《杜甫诗三首》的课时学习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望岳》之前,首先可通过多媒体,将诗中描写对象泰山,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可将有关泰山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典故一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望岳》之前,通过教师课堂引导,首先对泰山以及相关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通过教师对杜甫生平的介绍,结合对泰山的认知,对《望岳》的具体诗文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便于教师开展现相关教学。最后,通过历史典故等,学生将《望岳》与泰山历史文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拓宽了课堂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文内容进行阅读品鉴,抓住其注意力集中的时机,对诗文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具体理解,也保证了其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逐渐提升其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环境,为传统通过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运用朗读,把握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古诗文,具有音韵格律优美,思想感情饱满的特征。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在学生掌握诗文大意的基础上,应针对诗文中的具体诗句进行解析,引导他们从中感悟古诗文承载的感情。同时,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古诗文的联系,使学生从课文联系到自身,进而在心理上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可利用朗读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加深对文中思想感情的感悟,进而对古诗文整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部分词句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例如,在《出师表》的课时学习当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标音,保证他们在后续朗读环节中,可以做到流畅阅读。其后,教师将诸葛亮的生平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快速掌握诸葛亮的人生轨迹,进而对《出师表》的创作背景以及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初步了解。最后,教师在课堂上领读全文,通过自身的朗读节奏与语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短句,文章朗读语气进行思考。在领读结束后,教师可令学生自行大声朗读,教师进行巡视,在引导他们对课文形成自己的体会的同时,也通过朗读效果,為教师提供了朗读教学反馈,使其对整体教学效果的把控得到加强。
首次朗读结束后,教师可在学生初步掌握诸葛亮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将以武侯祠为首的相关文化景点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感受到后人对诸葛亮敬仰后,将课程古诗文与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联系起来,实现古诗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三、延伸古诗文深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除带领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外,还应对古诗文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在《石壕吏》的课时学习中,学生在掌握其基本内容后,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章折射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对文中人物的具体处境进行设想,由此可延伸到“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其对有关唐朝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兴趣,实现了在古诗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教育需求,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应积极发挥古诗文教学的优势,通过朗读全文、结合作者生平、了解相关历史典故以及名胜古迹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萍. 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29-230.
[2] 张莉萍.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