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杨 高辉
摘 要: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解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与技能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问卷调查与分析
引言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简言之,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互相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当今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是否熟悉外国文化,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与技能现状如何?为全面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与技能现状,我们课题组在我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的受试对象为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九个班级的学生。问卷包括涉及英美国家政治、历史、地理及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规约、交际策略、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以及跨文化交流意愿等最基本问题。课题组成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为345人,收回有效答卷337份,回收率为97.7%,结果比较客观可信。此后,运用Excel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上面数据统计表及各项问题回答情况可以看出,除会话原则一项外,其它各项的失误率均超过40%,尤其是涉及英美国家社会价值观及时间观等深层和隐蔽的文化,失误率高达57.9%。反应出目前我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知识的现状。在回答关于英美地理、历史及节日习俗方面基本问题时,失误率达53.1%。50.7%的学生不知道“水门事件”,涉及美国复活节和感恩节的习俗问题,失误率分别达51.9%和48.4%。在回答恭维和夸奖时,87.5%的学生选择用礼貌性言语表示感谢,仍有12.5%的学生选择中国式的回答表示谦虚和承让。可见,对于不经常发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大部分学生依然潜意识地选择自我民族习惯。对英美价值观和社会规约等了解不足直接导致其言语交际行为的失误,失误率达49.7%。同时对于诸如保持身体距离等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了解也不容乐观,失误率达45.7%。
根据跨文化交流意愿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跨文化交流意愿强烈,50.7%的学生表示愿意同外国人交流,高达88.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外国文化。但当被问到是否经常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纸等英文书籍时,只有24.6%的学生回答经常看,67.6%的学生很少看或偶尔看。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化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在跨文化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这也是导致其不了解外国文化,跨文化交流技能不强的因素之一。
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英美文化常识、文化规约、交际策略、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还相当匮乏,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文化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具有“国际化”指向的“卓越工程师”,外国文化教学必须被给予充分重视。应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变单一的語言教学模式及内容,把英语语言教学同外国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熟悉目的语国家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提高其跨文化交流意识和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卓越计划”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效进行文化教学,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Z ]. 2011.1.8.
[2] 高永晨.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6-28.
[3] 梁 镛. 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刘克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呼唤高校教育教学新理念[J]. 大学教育,2013,(8):42-43.
[5] 乔小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J]. 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6] 王蓓,刘爱真.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高校教育管理,2008(2):83-87.
作者简介:刘思杨(1998,2)女,辽宁本溪市人,本科在读;
高辉(1977,7-)女,辽宁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