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拾贝?发掘妙趣

2020-10-21 19:28黄宏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农村初中教学策略

黄宏峰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缺乏阅读活动、阅读方法、阅读思考等现状。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有趣的图画,引导学生图文并茂快乐阅读;设计有料的视频,引导学生动静结合愉快阅读;剪辑有品的音乐,引导学生视听交融欢乐阅读。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第一,初中生缺乏阅读活动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农村初中生周围的环境中阅读活动事项较少。他们大多数通过网络的形式来进行碎片化阅读,如通过观看qq、微信、抖音快手小视频等方式来阅读,了解这个世界的文化。而处在一种非正式、快餐式的文化阅读中,学生难以静心寻找阅读的乐趣。如果农村的初中生能够像打游戏般如痴如醉的读文章,那么学习语文难度会大大降低。

第二,初中生缺乏阅读方法

农村的初中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中的文章题材主要有现代文言文诗歌等等,这些题材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农村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积累的阅读方法较少,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技巧,农村的初中生更难以投入到阅读当中。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思维呈现混乱局面。在面对文章的内容、形式、主旨大意、表达技巧等问题时,不知从何分析,不知重点何在?

第三,初中生缺乏阅读思考

农村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缺乏深入系统地阅读建构。而阅读是一种培养思维品质,提升逻辑理性的重要方法。农村初中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由于进行的思维锻炼少,视野面狭窄,思考常常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体验往往处在粗浅阶段。这样的阅读使得学生在做阅读练习时,常常只是生硬地套用其他人的一些套话,而不能够静心领悟文章背后的表达意图,也不能够用心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二、培养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意义所在

1.培養阅读兴趣,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当前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缺乏阅读技巧,没有体验过阅读的乐趣。因此,也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可想而知。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也比较差,而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进而通过大量阅读文学经典,学习优秀作品当中的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领悟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哲理。这样一来,农村的初中生虽然身处的农村文化环境质量相对落后,但是通过与优秀作品的身心交流,农村学生也能够获得了一种提升文学素养的便捷、有力、有效的途径。

2.培养阅读兴趣,唤醒初中生的文化自觉

当前,农村初中生自身文化意识不强,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的认识程度不够,大部分农村初中生认为阅读文章没有使用价值,而学习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有一技之长,才能够将来立足社会。文化自觉是生活在当下文化生活中的个体对其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的态度,是对发展其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与担当,农村初中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增加对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认同,增强积极学习优秀文化知识的动力。

三、培养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第一,发掘有趣的图画,图文并茂快乐阅读。

图文结合是一种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用图画来揭示文章内容的主题,用图画来展示本次最具传神感人的部分。这样的图文结合教学方法,以图配画,以图助讲,有利于农村初中生感知词汇,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利用图画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爱上阅读。例如,在执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几张图画,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感知文章写作时的背景,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意境,感悟作者当时的心情。另外,农村初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文章中的一个知识点和线索来发现,由此及彼联想,串联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阅读起来,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设计有料的视频,动静结合愉快阅读。

农村初中生大部分生活条件相对比较简朴,父母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学生和家长相处时间较短,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相对减少。而大量的散文诗歌等在表达过程中常常比较隐晦,作者的情感流露不太明显。阅读文章时,学生要自己发挥想象,自己体会。这样就增加了初中生阅读的难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有料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感悟文章内容,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执教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课文《纪念白求恩》时,可以选择相应的视频,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第三,剪辑有品的音乐,视听交融欢乐阅读。

农村初中生在日常交流当中,常常用家乡语言,普通话只是作为课堂中的官方语言。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以体验阅读带来的美感,难以享受声音激起的情感涟漪。音乐无国界,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优美的音符能够让学生陶冶身心。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时,想象与理解融合,期待文章阅读成为一种视听盛宴。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可以剪辑有品的音乐,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在视听交融的情境中,感受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有品的音乐中积极思考、理解文章。因为音乐能刺激人的大脑,使其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聪明才智,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此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表现欲,通过录音频、录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激发农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结语

农村初中生缺乏阅读兴趣,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发现蕴藏在读书当中的乐趣。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激励学生不断阅读,发现文化知识的魅力,拓宽视野,更新思维,转换观念,使学生勇担继承和发扬中华灿烂文化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李正明.在新教改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108.

[2]于雅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8-11.

[3]郭小丽.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途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313.

[4]庄雪芬.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72.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农村初中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