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

2020-10-21 03:50梁光源陈达昌卜俊升陈飞昌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初中体育

梁光源 陈达昌 卜俊升 陈飞昌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青少年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发育黄金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阳光体育运动重点在于号召让青少年身体得到充分锻炼,以此去激发孩子们的体育兴趣、增强个人体质以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初中体育 阳光体育 大课间活动 教学

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点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以落实且执行到位。鉴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对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重要意义,身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遵循相应原则去合理设计大课间活动方案,助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意义

体育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体育课上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无论是体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乃至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大体育”的观念意识,意识到体育教育需要贯穿基础教育始终,成为对学生终身形成良性影响的教育[1]。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推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属于一种创新的体育教育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也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对于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二、强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相关措施

1.基于体操运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在初中体育教育当中,课间广播体操与田径跑步项目属于学生在课间必须完成的体育活动基础项,通过让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去做广播体操,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同时起到舒缓学生身心的作用。在开展课间操与跑步等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列好队,跟随体操音乐节奏走去做规范动作,实现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协调合作的精神以及团队意识,让他们能够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建立起更加和谐、友爱的关系[2]。鉴于课间广播体操与跑步的效果良好且对学生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一定帮助,教师需要对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根据“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要求,为学生带来更多元的活动方式,从而在缓解初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2.丰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内容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活动形式及内容的丰富性,比如在开展拔河运动时,可进行男生分组比赛、女生分组比赛以及男女混合分组比赛;在跳舞活动中,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去尝试更多样的舞蹈形式,如街舞、广场舞、拉丁舞等等。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尽量贴合实际去创新运动方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对事物的个性化需求,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也是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表现。唯有丰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保证体育教育作用及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来,对体育理论及运动技能产生兴趣,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

3.开展更多竞争激烈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基于体育教育内容去开展更多竞争激励的项目,以此去调动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比如,在跑步、踢毽子、跳远等活动中,可通过采取个人赛、团体赛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胜负欲望,同时在比赛中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而通过实践去掌握与理解体育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也能促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得以长久开展下去。

4.加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问题同样是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一定要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性,尽量避免任何学生出现受伤情况。首先,要对大课间活动的秩序良好把控,体育教师相互间要做好提前沟通,针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规划且统一意见,做好环节衔接,保证活动按计划正常进行[3];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师生都能够灵活应对大课间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状况,同时完善学校的安全保障体系,让学生置身于安全環境中强身健体;最后,要做好运动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器材功能定期检查,一切老化器材、故障器材要及时更新,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带来保障。

5.合理配置器材场地以及结合季节天气变化

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既要对活动场地合理划分,也要结合学生数量去配备足量器材,这些都是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基础。其中,在活动场地划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需求以及班级学生数量而定,尽可能确保场地无须频繁变动或是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完成场地转移,还要保证不同活动场地间的学生不会形成干扰。此外,对体育器材的配置也需要结合体育项目及学生人数而定,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征,在选择方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比如男生较多的班级则多配置篮球、足球等器材,而女生较多的班级可多配置羽毛球、毽子等。而大课间活动基本上在户外开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季节天气的影响,因此初中学校在设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不能因为天气太冷或太热而取消活动,导致全年基本上都是做广播体操,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失去兴趣。所以,除了要设计常规运动项目以外,还要针对恶劣天气去设计备选的室内项目,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全年正常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要通过强化与合理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去提高体育教育水平,以更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去舒缓学生身心,增进师生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中俊.简析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9(10):43-44.

[2]罗永新.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14-215.

[3]邓飞,周琪翔,曾理.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江阳西路学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18.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初中体育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