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2020-10-20 11:18韦祖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阅读兴趣教学评价

韦祖银

摘 要:随着现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面备受关注,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感知,就需要正确的阅读方式,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阅读教学需要积极的教学改革,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阅读兴趣;合作探究;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环节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小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才能够逐渐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阅读的体验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地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小学语文的自主阅读教学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自主阅读教学能够体现小学生课堂中的主体性,同时增强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展与给予很高的重视。

一、优化教学结构,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的主体逐步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转变,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如果单纯地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处于开始的新鲜感会产生暂时性的兴趣,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感觉非常疲惫,从而逐步地对阅读的兴趣走向下坡,所以,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的持久性不强,不能够长期地保证学生的兴趣处于一个饱满的状态,这就是说,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教学质量带来作用,但是对学生的兴趣而言,不能够起到持久性的作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促进系统,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学习中,另外,教师可以在原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利用课余时间等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能够扩大他们的见识,从而更好地丰富教学的环境。

二、被动变主动,构建生动性、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往往在一定的理论上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中则不以为然,遏制了阅读教学有效开展与推进的步伐,阅读的教学是难以预料和规划的,提前规划好的阅读方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于扩散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促进学生读后有感的意识,在课堂上或者课堂下要学会分享,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在沟通中激发自身思想的活跃性,从而提升阅读的能力。

三、提倡学生合作探究性能学习,营造高效课堂

学生除了自主学习之外,现代教育最提倡的就是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是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或者是针对问题进行合作性的探讨,从而将一个人的进步变成多人的提升,小组合作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在学习一篇文章中,对生僻词或者不懂得的语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将问题一一解决。

同时课文填补、编写故事等方式都是阅读提升的有效途径,如果填补得精彩,会提升阅读教学的生动性,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升了思维的发散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步地提升,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就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地提升自我的素养,不断地创造或者发明,这就是学生掌握学习方式之后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不断地引导他们学习的参与性,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阅读过程中的成就感、喜悦感。

四、重视教学评价过程,给予学生正确的指示

学生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教师正确的评价,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评价的环节不可缺少,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阅读的实际能力,不断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式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自信、积极的阅读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表现不好的學生一定要适当地批评和指责,在表扬的过程中要遵循适当、适量的原则,不能够过度的表扬,否则学生会形成自负的心理。相反,教师也不能够过度地批评,否则会促使学生形成自卑的心理。另外,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本身自我的反省、反思的过程,通过点评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阅读的实效性。

五、注重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朗读对阅读素养的养成十分重要,朗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大声地朗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对内容的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朗读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就是表达,一个是书面表达,一个是口头表达,无论是哪一种,朗读习惯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对词语、语句的良好把控,朗读能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印象。

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利于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对各种句式的掌握,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们创造朗读的氛围,这样很大程度上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对朗读后的有感而发。所以,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要充分地做好朗读教学环节的准备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指定的环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也能够引导学生一种欣赏美的心态去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方法等,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包玉芝.小学语文教学开展阅读训练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20(14):108-109.

[2]曾春才.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福建茶叶,2020,42(04):255.

[3]李建萍.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8):229.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阅读兴趣教学评价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