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交响乐欣赏教学设计探究

2020-10-09 10:03周思沙杨春林
艺术大观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周思沙 杨春林

摘 要:《音乐课程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淡化知识技能,强化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的这一观点,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对交响乐欣赏的认识出发,通过科学的欣赏课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不同的乐器中全方位认识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环节中了解不同类型的乐器,以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交响乐欣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2-00-02

学生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音乐知识面不够广,对交响乐的认识比较缺乏,在欣赏古典乐或者交响乐作品的时候难度很大,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做到真正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交响乐器的认识。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1]。大型乐队的乐器种类繁多,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简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乐器的名称,并且能够听出音乐作品中乐器的种类,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欲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提升学生的素质。

一、交响乐欣赏采用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比较好动和好奇,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学生欣赏乐曲的时候一般需要一定的叙事性,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给音乐赋予不同的角色,采用一些歌曲、舞蹈、图片、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器乐的同时对不同器乐的音色进行角色带入,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对乐器有所了解。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第四单元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里面有七个角色分别代表不同的乐器,音乐中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角色,用故事的方式叙说。第一,清晨少年彼得来到空旷的草原,树上的小鸟见到彼得高兴地叫起来了,长笛的聲音的音乐出现,小鸟的叫声代表了长笛的音色。第二,彼得忘记关门,一只鸭子摇摇摆摆地跑出来,双簧管的音乐出现了,鸭子的叫声跟双簧管的音色很像。第三,一只小猫慢慢地走过来,悄悄地靠近了小鸟,想抓住小鸟,猫是非常调皮捣蛋的,单簧管吹出了欢快活泼的声音代表着猫的形象。第四,老爷爷出门去砍柴,老爷爷是什么形式呢?老爷爷给学生的形象是慈祥温和的,老爷爷说话低沉,走路缓慢。木管的吹出低沉的音色就代表着老爷爷的样子。第五,一只大灰狼出现在草地上,它凶狠地扑向鸭子,大灰狼代表着圆号,圆号吹奏出来的音乐一出来学生就知道大灰狼来了。第六,彼得在小鸟的配合下用绳索套住了狼,这时候猎人来了,定音鼓的声音出现了,定音鼓代表着猎人。第七,彼得与小鸟抓住了狼,与老爷爷 、猎人一起把狼送去动物园,此时的场景是欢乐的,弦乐四重奏代表着彼得的角色。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不仅对故事情节感兴趣,也能对乐器的音色有所了解,不仅能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交响乐欣赏赋予斑斓的音乐色彩

创作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美术与音乐往往是不可分割的,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简单的绘画代表语言的表达往往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加的深刻[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色彩描绘来表达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以约翰施特劳斯的管弦乐合奏《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音乐为例,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欣赏课。课本分为引子和abcd四段音乐,这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了解大鼓和铜钹的音响效果,教师按照顺序播放每一段音乐片段,然后再让学生听音乐画图案,比如:引子的这段音乐出现时,引导学生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想法,用笔画出来,a段的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呢?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雷鸣电闪的样子,学生听完音乐后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解,雷鸣的声音是大鼓的发出来的,电闪是铜钹这种乐器发出来的。让每个学生都画出自己心中的音乐。学生通过思考和创作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两种乐器的音响效果。

三、低年级交响乐欣赏突出角色表演和趣味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既音乐知识,又能够愉悦课堂。

(一)不同声音不同角色

首先教师先播放音频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海洋,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四种铜管乐器圆号、小号、大号和长号的图片。

1.铜管乐器中的圆号的学习

第一步会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圆号进行分析和了解,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圆号的样子。圆号是样子是圆的,通过播放音频的声音,了解圆号的音色,圆号是比较柔和、丰满的,并且让学生给圆号一个具体的形象,圆号就像是家里的一个老奶奶。通过几个步骤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圆号的基本信息。第二步播放圆号的音频,瓦格纳的《齐格佛里德》中的一小部分片段,在播放的时候会跟着音乐带入语词,随着音乐的律动带入歌词,歌词是:“我是慈祥的老奶奶呀,我是慈祥的老奶奶[3]”,带着学生跟着音乐唱几遍歌词,并且在圆号的图片下面放一福老奶奶的图片,让学生有画面感。

2.铜管乐器中的小号的学习

教师先播放小号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一下小号的样子,小号是一根长长的管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学生会说像开门的门把手。随后播放小号的音乐片段,特拉文斯基《皮德鲁什卡》,通过音频的播放让学生对声音进行描述,小号的音色是强烈的,明亮的。教师再让学生用一个人物形象去描绘,小号就像一个小姑娘。最后还是通过音乐加入语词,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了解小号的音色。

3.铜管乐器中的长号的学习

教师展示长号的图片,提问学生小号和长号在外形上的区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思考两种乐器在外形上的不同,教师通过故事讲解两种乐器的区别, 小号和长号是双胞胎姐妹,小号是妹妹,妹妹比较爱漂亮,所以身上长出卷和臂的结构,身体是比较多花纹的。长号的身体是长长的,长号是姐姐,姐姐喜欢简单一点,所以越长越长。随后播放音乐作品马勒的《第三交响曲》,听完音乐后,教师在音乐中加入语词,长号的声音比较有歌唱性,长号的声音就像是姐姐在唱歌。

4.铜管乐器中的大号的学习

教师播放音乐片段瓦格纳的《罗恩格林》,音乐播放完毕后,教师带着学生加入语词跟着音乐一起唱歌,大号的声音是浑厚丰满,很低沉像老爷爷一样,随后在播放大号的图片。学生就会有画面感,能够非常容易把声音和图片对上。

(二)寓教于乐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上课学习的内容,管弦乐器的学习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动手动脑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学习和欣赏管弦乐。

1.“连连看”游戏

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和区分四种乐器的区别。教师在通过“连连看”的游戏方式加深学生对乐器的认识。教师在课前准备四种乐器的卡片和相对应人物形象的小帽子,在邀请8位学生上台,左边站4位学生,学生分别带着印有老奶奶、老爺爷、姐姐、妹妹的帽子,右边站4位学生,学生分别拿着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的卡片。教师播放上课时的音乐作品片段,学生通过音乐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增加对铜管乐器的认识也能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上课的内容。

2.“抢凳子”游戏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四种乐器的图片,在教室的四个角落放几把凳子,凳子圈成四个圈,在圈的中间放上准备好的图片,学生在中间围城一个大圈手拉手转圈圈,教师会播放完整的音乐作品,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转圈圈跳舞,随后老师暂停音乐,学生听到音乐中使用的哪种乐器,学生就坐在哪个乐器的凳子上。这个游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既巩固了课堂知识,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四、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喜爱音乐的前提。学生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教师在教师设计中以学生为原则,在课堂设计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实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表演等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齐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讨[J].才智,2018(14):175.

[2]徐雯.小学音乐欣赏聆听教学实现路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03):37-38.

[3]李娜.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如何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J].甘肃教育,2018(11):89.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