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梁
摘 要:2014年音乐教育家孔庆浩教授率先提出在甘肃高校建立西北最全的地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的构想,由此得到了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音乐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力支持并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以下简称“研展馆”)建设项目。“研展馆”展厅面积280平方米,展示文献包括:实物文献、纸质文献、影像文献三大类,重点展示敦煌乐器、青铜乐器、西北民族乐器以及甘肃地方音乐数字媒体库等为学者研究西北民族音乐提供查询、交流、展示平台,同时通过“研展馆”建设实践也为我国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提供积极探索。
关键词:甘肃高校;非遗;保护;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2-00-02
一、實物文献是音乐类“非遗”静态保护最为直观的实物史料
实物文献是实际存在的并能如实反映历史事件的有关历史的具体器物,是可以具体地帮我们简单复原历史社会生活原貌的直观文献。音乐类实物文献即音乐实物史料,既是中国音乐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又是古代人类音乐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留存,主要包含乐舞用器、乐舞图像、乐类文本、古代乐谱以及音乐遗迹五大部分,这些实物“是古代人类社会生活中各项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因而它们大多被认为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讲述历史”。[1]依据音乐实物史料的分类原则,同时根据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的实际情况,“研展馆”建设实践中主要从乐舞用器、乐舞图像、古代乐谱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敦煌壁画中乐舞用器的仿制
敦煌壁画中蕴藏着大量的古代乐舞表演和乐器演奏的图像资料,描绘有极为壮观的古代音乐世界,并被世人所关注和赞叹。在壁画中涉及音乐内容的洞窟达250多个,绘有乐器的图像6000余幅,乐器种类近60种,各种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都可作“壁上观”。这些乐器形式迥异,古朴大方,华丽精美,别致典雅,全面反映了古代敦煌音乐的高超成就。“研展馆”对敦煌壁画中的各种乐器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仿制出其中最有特色的38件乐器作为陈列内容,陈列于第三展厅。其中弹拨类弦鸣乐器18件,打击类膜鸣乐器5件,吹奏类气鸣乐器9件,拉奏类弦鸣乐器3件,节奏型击奏乐器1件,另有弹拨类乐器辅件拨片2副。除凤首一弦琴和弯形琴是装饰性乐器外,其余每件乐器均可实际演奏,“研展馆”依据现有乐器已经尝试创作出几首作品,使壁画中的千年绝响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敦煌飞天乐伎与乐器演奏壁画
敦煌飞天乐伎的篆刻与乐伎演奏壁画的彩绘是“研展馆”陈列的重要内容,其中篆刻的敦煌飞天乐伎图19幅,均篆刻在精美的细沙石上,悬挂和张贴于第一展厅,飞天的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其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展示了敦煌莫高窟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具特色的飞天艺术形象。
彩绘的乐器演奏壁画主要就是对形象鲜明、色调清晰、年代准确的乐队、乐器配置和演奏的壁画进行临摹,布展于第三展厅,每一副彩绘都有专业的绘画艺人制作,总计55幅,几乎与每一件敦煌壁画仿制乐器相符,每一副绘画中都有详细的中英文介绍,内容涉及所在洞窟,画中乐器、演奏方式等。总之,敦煌石窟壁画乐器的成功仿制,使得千年绝响重现人间,大大拓展了敦煌学及中国音乐史、乐器史的研究领域,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古代记谱法的展示和雕刻
在“研展馆”第一展厅还展示着22幅由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记谱法记写的古乐曲和古琴歌,均置于彩色灯带之中,形成一个记谱法的历史发展长廊,记录着每一个时代最美妙声音,不断向后人展示先人们最华彩的乐章,包含为文字谱、减字谱、俗字谱、曲线谱、工尺谱等。同时在墙壁上还分别雕刻着古琴文献《琴赋》(篆体)的部分内容和古琴曲《列子御风》(部分)的减字谱琴谱,是“研展馆”中最具历史意义的音乐文化展区。
(四)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乐器
丝绸之路新疆段曾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汇聚、融合之地,也是东西方音乐交融荟萃之所,在特殊的音乐环境和地理位置影响下,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产生了丰富的音乐资源和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研展馆”收藏与展览的22件新疆少数民族乐器中,主要由18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十二木卡姆”主奏乐器组成,布展于第四展厅,乐器种类多样,制作工艺之高,历史之悠久,在古丝绸之路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同时,别致的形制、精美的花纹、琴弦的分布、声音的音质与乐器的性能,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本馆还藏有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仿制品)1套,共三层24枚,上层钮钟6件,直悬,中层、下层甬钟18件,倾斜悬挂,音域达4个八度;石制编磬(仿制品)1套,上下两组24枚,音域跨三个八度;镈钟(仿制品)1枚。在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实践中,“研展馆”重视对甘肃地方音乐类“非遗”项目演奏乐器的搜集、定制、购买,同时也接收地方艺人、代表性传承人、爱好者的捐赠,现在馆中便藏有甘肃省文县琵琶弹唱伴奏乐器三弦琵琶一件,系1950年手工制作品,弥足珍贵,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莫超博士捐赠,很好地体现了本馆建设之目的和特色。
二、纸质文献是研究音乐类“非遗”静态保护的重要文字资料
纸质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等方式记录知识的文献,以其便于保存、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具有权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献记载形式,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研展馆”纸质文献展厅主要是收集、珍藏图书,共计五千余册,陈列于第二展厅,主要包含中国音乐史料、中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敦煌元素、甘肃地方宗教、民俗、语言、人物、“非遗”等与音乐文化相关的各类资料。
纸质文献是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最主要的研究资料,尤其是各“非遗”项目的历史资料,必须依据大量的纸质文献,同样音乐类“非遗”项目的静态保护也需要借助大量为纸质文献。建馆以来,“研展馆”在统一采购的同时,非常注重对相关文献的民间搜集和社会各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机构的捐赠。从目前收集到的图书资料来看,几乎包含了甘肃省所有国家级、省级音乐類“非遗”项目的图书资料,成为甘肃省高校系统最全、最丰富的音乐图书资料库,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靠本馆的搜集和捐赠,并依据图书馆学的知识,将所有图书统一编订检索号,面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借阅,成为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阵地。
三、影像文献是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最重要的载体
影像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从事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媒介,影像文献通过电子设备将大量的影(音)像(响)资料系统化的存储,能够有效地延长音乐类“非遗”项目保护资料的时效性,也更有效的扩大传播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静态保护主要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护工作,并积极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类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使之得以较为完整的记录和保存,是一种基于“博物馆”式的保护。目前代表性的静态保护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数字化的研究。“研展馆”总结了甘肃各高校音乐媒体资料情况,创建了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数字媒体资源库,将甘肃省14市(州)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进行科学、严谨、系统化的开发与管理、整理与研究,主要包括音乐、影像、图片、乐谱以及文字五部分,分别以区域、乐种和曲种三方面采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存储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资料,对挖掘、保护、传承传统音乐具有科学的数据和实践意义。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高校进行“非遗”项目“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是非常可行的,对此有几点必须引起注意。首先是创建经费,不论纸质文献、影像文献还是实物文献都需要大量的创建经费来支持,音乐学科在高校建设中的实际地位相对偏低,创建音乐类“非遗”研展馆必须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其次是科研力量,科研人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静态保护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谨性,高校要充分调动学校音乐学科的核心科研力量,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引导静态保护工作更加深入。第三是资源融合,静态保护工作需要统筹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人员与“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多方资源,做到资源共享、相互融合,把有效资源统一在一起,做到效果最大化。最后是做好宣传,静态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创建实践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为静态保护工作的下一步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提升社会影响力,使静态保护工作更具独特性、权威性,体现极强的地域、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邵晓洁.论音乐实物史料的甄别与使用——兼谈《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之相关问题[J].中国音乐,2010(03):23-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