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注点,优化古诗文教学设计

2020-09-26 13:17赵远利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赵远利

[摘 要]古詩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文,目的是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才能发挥古诗文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活动、言语实践活动,并通过文本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自觉理解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备课、上课、研磨和反思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新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教学设计;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14-04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语言简练,内容深邃广博。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文篇目,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强调:文化要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所以我们的诗歌教学需要进步,需要研究,需要创新,需要赋予时代的新内涵。作为启蒙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的历史重任。只有创造性地设计和使用文本,才能发挥古诗词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主体

学生主体既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设计的归宿。真正会教育的教师,一定从学生学习的立场出发,懂得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案的预设、教学环节的设置等都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展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如,学习《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时,由于文中有通假字和语气词,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教师把它和白话版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找出内容相对应的句子。这样,既避免了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小古文句式和节奏的特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产生阅读的成就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的内容表达清楚,以达到融会贯通、迁移运用的目标。

(二)适切学生内心体验

阅读教学中,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信息。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让学生在理解伯牙绝弦的基础上,感悟其内涵美。教师抓住“知音”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找出与“知音”有关的句子,并进行感悟,说说知音是什么。当学生找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些句子的时候,其实就是他们对文本人物情感内化的过程。当学生读到“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这句时,他们就理解到善于演奏的伯牙和善于倾听的子期,就是真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

“作为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伯牙,为什么单单把钟子期当作知音呢?难道伯牙缺乏听众的赞美之词吗?”让学生想象一下,普通人怎么赞美。教师接着追问:“当听到听众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话时,伯牙的心情怎么样呢?当伯牙遇到了知音锺子期,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会怎么对锺子期说?”这样的对话,深化了学生对知音的理解,体悟到了千古知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优秀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时,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后,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说一说自己的读后感受。”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并有了初步的感想。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泪尽”“南望”的意思,并出示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资料,使学生体会中原人民深受战争的折磨,企望国家安定、收复国土的迫切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愤慨,对老百姓命运的关心,对朝廷苟安误国的痛恨,字字句句含血带泪。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时,不仅要欣赏优美的文字,而且要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对古诗词句展开分析,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样,让学生沉入字里行间,同文本与人物真情对话,从而收获对生命的感悟。

二、教学设计要关注诗文诵读

古诗文的学习离不开诵读吟咏,这是一个阅读者自主性的创造过程,是阅读者积极的直觉思维活动。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沉浸在自主创造的情境中,体会诵读的乐趣。

(一)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儿童天生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一只蚂蚁、一片落叶、一条小鱼,儿童可能会和它们玩半天。这就是因为儿童感觉有趣味,才会兴味盎然地沉浸其中。当他们潜心地阅读一篇古诗文时,诗文描绘的场景就会在他们的脑海里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被激发起来。

例如,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先让学生圈画出诗歌描写的事物;再配上适合情景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的魅力。在理解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时,教师播放这首诗歌的歌曲。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一边做着追蝴蝶的动作,一边朗诵这首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这样的课堂,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朗读的氛围也活跃了。

古诗词教学,教师不要单纯地背诵、分析诗词的意思,而要创设朗读情境,陪伴学生一遍遍兴味盎然地诵读、想象画面,和他们交流阅读感受。这样,使教学指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情趣和意境。

(二)理解感受,铺垫诵读

优秀的诗文是审美体验的情感载体,饱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诵读经典就是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面对充满感性的语言文字,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分析,而是要通过诵读,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受到情感的感染和撞击。古诗文毕竟和现代文有一定的距离,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没有理解内化,就等同于死记硬背。小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要通过熟读成诵,达成知其大意的目标。教材的选文都经过专家和编者的精挑细选,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引导,让学生关注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查一查工具书等,读一读、说一说,以了解诗文的大意。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时,为了解决古今语言不同的问题,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出“盘盂”和“车盖”“苍苍凉凉”和“探汤”这两组词,并进行比较,找出两小儿辩日的理由。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太阳到底是离我们远,还是离我们近?”这样,基于学生主动体验来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

(三)诵读审美,体悟言志

针对文本的不同特点,教師要创设生动的诵读情境,通过教师范读、表演诵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使学生形成语感、体会情感,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如,教学《长相思》这首词,通过有滋有味地反复诵读,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塞外漆黑清冷的夜晚、军营中烛火点点的画面,仿佛看到了诗人辗转反侧的情景,仿佛听见风雪交加的呼啸声,让人心乱如麻,乡梦难成。于是,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诵读中,学生感受到了翻山越岭的每一次行程都是长相思,风雪交加的夜晚更更都是长相思,体会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设计要关注言语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内在意蕴展开教学。如,《忆江南》这首词,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富有画面感的情景,表达对江南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季节——春天;再引导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诵读自己熟悉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这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加强语言积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首词还使用了对偶的手法,描写出江南的景色之美。教师抓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引导学生体会“日出”对“春来”“红胜火”对“绿如蓝”的对偶特点;同时,通过“谙、蓝、南”三个字,引导学生认识词押韵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解读诗词文本,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诗词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合理想象,体会情境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这样使古诗文教学更有语文味。如,小古文《笑话一则》,内容如下: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这篇小古文总共百余字,以语言和动作描写为主。教学时,如果只是释词解句,朗读感悟,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课堂就会缺少情趣。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说说急性子和慢性子‘见人裳尾为火所烧有何不同?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做?急性子和慢性子会怎么做?他们会怎么说?”学生边推测边对话,也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这样教学很有趣味,方法简单,让学生将人物的性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三)课堂练笔,体味内涵

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伯牙鼓琴》时,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课堂小练笔:“如果你是俞伯牙,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什么?你会对伯牙说些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俞伯牙来到了好友锺子期的墓前,看到的只是荒凉的野草和冰冷的坟墓。他在好友的墓前写下了一首悼念诗:‘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同时,配上悲惨的音乐,师生共读俞伯牙的诗,体会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的心情。

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了知音相聚的快乐,同时也更懂得了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这一环节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更深刻。

四、教学设计要关注文本背景

古诗文讲究炼字锤句,但小学生知识积累比较少,缺乏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无法体会古诗文所表达的意义。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适当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一)沿坡讨源知晓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后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此刻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的杜甫,听到这一喜讯不禁欣喜若狂。他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饱经沧桑的杜甫的爱国精神、热情奔放的性格以及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读着杜甫这首诗,人们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图画来。整首诗句句充满着喜悦,但为什么又出现“泪”和“愁”呢?难道仅仅是喜极而泣的泪水吗?“妻子”的“愁”到底是哪些呢?回首杜甫的漂泊生涯,他从困守长安到陷入叛军之时,从为官几年到漂泊十几年的日子,他有“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凄惨生活,也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还有“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与亲人别离的泪水,更有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家亡的泪水。

这首诗第一句“剑外忽传收蓟北”,看起来作者似乎仅仅突出一个“喜”字,其实背后还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所经受的种种苦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作者的相关诗歌作品,感受作者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体会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和渴望国泰民安的高尚情怀;同时感受到诗歌内涵的深厚广博、语言的准确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联想,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感受一代“诗圣”的语言魅力。

(二)妙悟作品涵咏情志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话一点不假,有山有水就有诗人,才能造就一代代迁客骚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正是这种思与境谐、情景交融的自然流露,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幽旷脱俗的意境美,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评论孟浩然的诗说:“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只有心灵淡泊宁静才有所得,这正是孟浩然诗歌所追求的意境。

《宿建德江》主要抒发了孟浩然羁旅的愁思。短短的二十个字没有描写送行时的依依不舍,也没有描写船行途中的辛苦,而是描写了黄昏时分小舟停泊建德江烟雾迷蒙时的思绪。全诗紧扣一个“愁”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这首诗文字浅显,语言简朴自然,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孤独愁苦之意溢于言表。或许是因为孟浩然有了“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这样的感受,才把自己的那一缕乡思寄托给天上的月亮。有月亮陪伴,按理说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但是清冷的月光照射下,只有建德江中的那一叶孤舟陪伴着诗人。而此刻,科举落第、客居他乡的孟浩然心中甚感孤寂,内心感触更加深刻了。

教学时,教师出示相关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作者的复杂情感。面对人生的颠沛流离,孟浩然就是这样纵情于自然山水的诗人。有了时代背景的铺垫,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孟浩然的山水诗清新明丽和幽远的意境。

(三)厘清文学与生活的距离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文学形象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因此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关系。只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法和意义都有较大的差异,且语言简练,表达丰富,所以理解起来相对困难,这会影响学生对诗歌内涵与情感的体悟。

教学《泊船瓜洲》时,学习“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一句,我让学生讨论“数重山”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他们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呢?为什么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学生思考片刻,我再出示王安石的创作背景,他们马上就明白:因为诗人马上就要到京城赴任,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明月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所以感觉故乡很近。

对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过这样的推想,学生对诗歌的内涵便深刻地理解了。

五、教学设计要关注文化传承

(一)贯通古今,传扬故事

古诗文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民族的精神风貌。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本中的语句同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进行比照,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传承文化的捷径。比如,《桃花源记》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参照“一一道来”“能说会道”来引导学生理解;“后遂无人问津者”可以参照“无人问津”来理解。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再如,教学《孙权劝学》时,理解课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两个句子时,我们可以出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两个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两个成语的意思,那么课文的开卷有益、善于听取意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等寓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用典迁移,明确义理

古诗文蕴含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它作为艺术的符号形式,包含语义和审美两种信息。语义信息体现在叙事说理,是审美感悟的基础。董仲舒认为“诗无达诂”。读者对诗词的理解,因为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產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古诗文教学时,要注意文本的历史典故与作者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情感,努力使学生的理解贴近作品的思想情感。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明月”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它创造出了一种静谧平和的审美意境。教学时,在导入环节播放石顺义的《中国的月亮》:“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自古月是故乡明,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选用不同时代描写明月的诗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举头望明月。”“明月几时有。”这样,让学生知道“明月”这一意象往往是诗人漂泊他乡的精神寄托,并引导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来理解诗歌的情感。

对诗句中“绿”字的理解,可以采用换词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字来代替“绿”字。学生先后找到十多个动词,可谓五花八门。然后,让大家说说这个“绿”字的好处,体会它是春天勃勃生机的象征。最后,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脑海中春天的画面。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诗句中文化意象的理解。

(三)丰满诗文情意和思想

经过时间的洗礼,保存下来的古诗文都是精品。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习得文言语感,而且能感悟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伯牙鼓琴》中的锺子期难道仅仅是一位普通的樵夫吗?其实故事的背后隐含着一种隐士文化。就像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一样,难道仅仅是说打鱼者或者钓鱼的老翁吗?古代隐世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什么古诗文的人物大多选择做渔翁的方式来隐逸呢?这就要追溯到渔隐的始祖姜太公了。显然,姜太公直钩钓鱼是假,寻求明主才是真,后来他果真完成了周朝兴国大业。其实,渔翁钓的是机会或者机缘。因此,张志和明确表示:“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白居易学做渔翁,也是“钓人不钓鱼”。这样,临水垂钓就成为历代文人内心深处一个难以释怀的情结,一个默默等待的希冀。渔父意象决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是具有民族文化的一种意象,积淀着文人墨客难以言述的人生体味。正因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慢慢琢磨文中的渔父意象,让他们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古诗文的教学设计,除了要关注以上五个方面外,还要在课堂中不断地探索、反思、改进,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经历中寻找灵感。只有通过备课、上课、研磨、反思等活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新的突破,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才能成长为一名有底蕴、有情怀、有思想的语文教师。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连元.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 朱光潜.诗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 黄河.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理论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4] 刘芳.互旋:唐诗的原型解读[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