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华
摘要:新课改指出,课程要将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着眼点。以本班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推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目标。所以,在班内课程开发和设置时,要打破以往班集体特色文化建设的局限性,突破为学科课程服务的局限性,要将学生个性发展作为立足点。同时,陶行知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也为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引导。因此,班本课程开发还要将实践性、生活性作为重要标准,提升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使班本课程为学生所服务。
关键词:班本课程 开发 思考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作为重点与核心的,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则是班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要建构起以国家、地方和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从而使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得以强化。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应将适应性作为着力点。班本课程简单来讲是以班级为领域,以师生为主体,通过讨论开发出的特色课程。班本课程一方面是对课程在学校和学生方面适应性的全面诠释,另一方面也使班集体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班本课程定位作为切入点,探讨以学生为发展核心开发班本课程的具体措施,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班本课程定位
班级是学校當中基础的单位,从学生角度来讲,班本课程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形式;而从班主任角度来讲,其在班本课程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价值,而且其存在感也会得到提高。班主任将班级视角作为出发点,将适合每位学生成长与发展作为班本课程研究的本质目标。
对班级特色予以深入挖掘可知,其深处是班级文化,师生双方都是班级文化创造的主体,学生扮演着班级文化创造者和体验者的双重角色。学生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定位,学生既积极参与了班内课程开发,又为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来源,旨在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唤醒,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班本课程存在与开发的价值
1.满足班级管理的需要
每一位班主任在接手新的班级时,由于受到环境变化和学生、家长方面的变化都会存在不适。而班本课程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针对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成序列的班本课程,一方面可以拉近班主任、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激发学生兴趣
据了解,许多初中生当前学习兴趣不高,而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班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变,使相关知识换了一种方式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参与班本课程时,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锻炼各方面技能,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某一课程的学习当中。
3.整合各类资源
据了解,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存在丰富的素材,而班本课程正是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例如,有的班级针对初中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现象开设了自我保护的班本课程,不仅向学生传达了如何保护自我隐私等内容,而且也向学生讲述了遇到危险情况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有效措施。又如,有的班级班本课程将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走出去,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到大自然中踏青郊游、到贫困地区学校给贫困学生送爱心等。在班本课程各类资源的整合下,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锻炼各方面能力,而且学生还能从中领会做人道理和生活技巧,对其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学生为发展核心开发班本课程的具体措施
1.开发晨读课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们头脑清醒、活力饱满的时刻。对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征,开发班级晨读课程。在晨读过程中朗读优秀的文章和语句,无论是给教师还是学生都带来了鼓舞和督促。但是,如何保证学生在其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是当前教师应着重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带来了指引和方向,教师挖掘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并将其与晨读课程结合,一方面可以拉近晨读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对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陶行知先生还提到“行是知之始”。所以,教师还要在了解与掌握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借助朴实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做人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教师讲述的不屈毅力、生活智慧和做人正道等作为准则。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养成记录名言的良好习惯,并定期与同伴分享。
2.开发英语脱口秀课程
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生学习英语相对困难,许多学生兴趣不足,而且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升。鉴于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进行英语脱口秀,从而有效缓解当前学生英语口头表达不畅、缺乏大胆说的勇气等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提供了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引,在固有课程形式基础上提升其丰富性。如绘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故事大王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其英语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开发社团类的班本课程
社团类班本课程可以设置在下午第二节课之后,以此缓解学生一天的疲惫和学习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事前围绕“感兴趣的社团”让学生进行自由申报。申报完毕后,教师要将申报结果与班内学生进行讨论,最终保证社团成立,且具合理性。例如,有的学生喜爱编织,可以成立编织社;有的学生喜爱画画,则成立美术社;有的学生喜爱古典文化,则可以成立文学社等。此外,为了使学生的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教师或学者加入社团活动指导过程当中,并让学生定期展示自己社团的成果,邀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点评等。
近年来,关于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班主任思考也要紧随其发展脚步,从而使开发出的班本课程更具灵活性和独特性,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陶行知教育理论也为教师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思路。对此,教师还要充分坚持以此理论为引导,充分挖掘身边可以应用的教育资源,为契合班级实际情况又与学生自身发展相符的班本课程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