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0 01:21梁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方法优化

梁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主;设计;优化;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只是产生外部影响因素,真正发挥作用得是学生这个内在因素。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才能收到好的课堂效果。课堂教学教师不但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引导,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学生是主体”才是根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主要是靠自己努力的,平时要怎样听课、复习和练习,要怎样思考、交流和讨论,做好了这些细节,才能收获好的成绩。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特别是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起始阶段,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制力不够强,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的问题,就更加需要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还是走原先的老路子,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老师不停地讲,让学生不停地去做练习,这样老套的方法,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很难培养起来的。事实上,对于学数学而言,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去思考了,才能够真正地有所发现,从而带来内心深处的成功与快乐。然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认识: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能做的事。这样反复实践,学生就能不断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好不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很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协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讲课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大胆去学,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交流,多开展互动、交流,比喻解决同一道题,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自主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比较、讨论一下,看看谁的解题方法更方便好用,让学生从中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对学生课堂上回答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或者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自己来解决问题,从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认识圆”时,让学生思考“你所知道的生活中与圆形相似的形状的物品都是什么呢?”“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长方形或是其他的形状呢?”“人们看表演时为什么喜欢围成圆形?”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致就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不断提高。

三、精心设计过程,强化落实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教师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抓好重点、难点。因此,要想真正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达到预定的目标,还离不开教师认真细致的检查和落实。每一节课,提出什么样学习目标任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而在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才能实现。教师要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角度出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确定好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做到精讲精练,收放自如。

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按照一定的过程来进行的,一般是比较固定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完成设定的学习任务。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在新知探究环节,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之后,就让学生进行猜想,对于他们的猜想情况,似乎不好掌握。笔者主要采取操作验证的方式,分小组合作,剪一剪、拼一拼,来实现对这一活动的检查。之后,每个小组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学生就会尽情投入,无法懈怠。然而,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出现一些“意外”。对于这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就需要老师巧妙地加以处理。這样,才能不破坏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在《正反比例》的教学时,一下子把原来单一的数学问题提升到了函数问题,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过于抽象,教学这个内容时,无论老师怎样讲解、点拨,不少学生还是搞不明白其中原理。对于这种情形,教师应该是不厌其烦,给他们多一点包容和鼓励。即便他们的观点或想法不靠谱,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全盘否定。相反,我们要耐心倾听,让他们充分地进行表达,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这样才可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开放而又愉悦的氛围之中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

[2]胡有锋.“自主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评价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17(33):7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方法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