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020-09-10 12:35谭周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2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运算能力生活情境

谭周洪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计算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重视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实践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生活情境;运算能力;解题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运算算理的基础上寻求既合理又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数学因它的抽象性而使人望而却步,而因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而受人推崇。单纯的数的计算是抽象的、枯燥的,这对于形象思维丰富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没有多少学习的动力。在运算教学时,我们必须要思考怎样激发学生上计算教学课的兴趣。而现实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一听说要上计算课,马上就唏嘘不已,兴趣荡然无存。此时若能创设一个激趣情境,我想学生的心马上又会回归课堂。情境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教学的课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思,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内化算理,形成算法。运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可以借助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及理解计算顺序等的实际问题。如:我们在求“买4个篮球和2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时,就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需要先算出4个篮球的钱和2个足球的钱,然后加起来。在所列的综合算式中,算了乘法再算加法。用贴近生活情景教学,学生就自言而然地理解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可以毫不费力地诠释计算的顺序。

二、培养兴趣,运用算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运用算法,达到理解算法的目的。

三、回归生活,理解算法。

现实生活既是运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运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以“连加、连减”为例,在学生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并掌握运算过程的基础上,我们不是大量做题来巩固计算,可以利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平时我们去“超市购物”的问题,这一问题既贴近我们的生活,又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加强计算。情境描述如下:小明和小军来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尺子2元、小刀4元、蜡笔5元、铅笔3元、文具盒6元、橡皮1元,小军想买尺、铅笔、橡皮,而小明想买小刀、蜡笔、橡皮,请大家帮他们算一下各需付多少钱?同样买三样学习用品,最少要用多少钱?如果两人一共只带了9元钱,可以买什么呢?这样的设计才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了计算知识。又如:我们在学习了多位数加减法以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帮父母统计我们每个月家里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帮助父母理财。

四、精心组织,巩固算法。

(一)与先慢后快。开始训练时,侧重在学生掌握方法,准确运算。不要求速度,训练量不要过大,而且要因人而宜。当学生掌握方法后,运算速度再逐渐提高。

(二)先分散后集中。训练必须与教学同步进行,开始坚持分散练习,练习方式要多样化。训练时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达到准确、熟练。当教学达到一定阶段时,再采取适当的集中训练,使学生的运算有量化过程,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了运算能力。集中训练时,可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集中训练6分钟,出若干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没做完的课下补上。时间长了,就可以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总之,运算教学不再是进行简单的计算就可以,而是要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改善教学方法,使运算教学在算法、算理、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运算教学。我们应该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运算知识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运算教学方式,才能使學生感受现实生活里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运算的价值和数学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梁彩云.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摭谈.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运算能力生活情境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