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课情境创设的策略

2020-07-26 14:18徐江
关键词:复习课情境创设策略

徐江

摘 要: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满堂讲、满堂练、讲练结合,机械操作等问题,导致学生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然而,教师从学生心理、生活问题、思维能力入手,创设合理的情境,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物理思维品质,提高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复习课;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126-1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學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初中物理复习,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强调实际生产、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复习课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物理思维品质,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从学生心理入手,创设教学互动的情境

教学互动是一种在课堂中能有效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形成教学互动,可以从学生心理入手来创设情境。

案例1:

徐老师在《浮力》(案例所涉及教材都为苏科版物理教材)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结束后,对《浮力》开展复习。第一块内容是知识梳理,形成浮力知识网络。他首先给出提示:浮力的知识结构框架,包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应用。请学生根据回忆自行完成框架图,时间为5分钟。5分钟结束后,交流与展示。展示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检查、纠错和补充。

评析:初中学生都有着好动的天性,教师应当充分抓住这一特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教学效益。徐老师上课时,在知识梳理的环节,创设一个自我互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自己完成框架图是一个自我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唤醒了大脑中存留的已有知识的记忆,框架帮助自己对原有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关联。组织学生展示,相互检查、纠错和补充,打开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有利于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互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网络,达到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从生活问题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新课教学,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引入。而复习课,不少老师认为教学的内容都是已经上过的内容,很难设计引入,或者说引入可以简单点。但是作为一节课,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在开场的短短几分钟中之内,竭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整节课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复习课的引入同样非常重要。教师有必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引学生入胜。

案例2:

徐老师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徐老师说,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对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如果我们安排一次春游活动,目的地是学校附近的小公园,估算徒步一次需要多少时间?经过学生讨论,需要测量学校到公园的路程和测量学生行走的速度。于是,徐老师展示一张百度地图,上面标记了学校位置和公园位置,学生通过百度地图规划行走路线,并获得路线距离。经过讨论,学生通过模拟在教室行走测量路程和时间,算出了学生行走速度。最后根据速度的公式,估算出徒步从学校行走到公园的时间。

评析:物理新课程理念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创设来自社会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情境,而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真正领悟到物理课程的价值。徐老师的这个引入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创设一个情境。教师说考一考,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提出估测行走时间这个实际问题,就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能够正确使用米尺,正确使用秒表,能够熟练运用速度的公式,甚至还要学生能看得懂地图,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地图的线路规划和测距能力,因此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真正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从引入的效果来,确实达到了引人入胜的美好效果。

三、从思维能力入手,创设重难点突破的情境

章节复习的内容很多,而复习的时间是有限、宝贵的。为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益,复习课必需有的放矢,抓中重要知识,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3:

在第八章《力》新课结束后,徐老师组织复习《力》,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徐老师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何利用一个矿泉水瓶演示弹力、重力、摩擦力,并说明影响力的大小因素?然后,各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开始组内演练。

第二阶段,徐老师组织各小组展示方案,并由其他小组完善和补充。课堂展示结果:(1)弹力。用手捏塑料瓶,瓶变形越大,手感到的弹力的越大。瓶从高出落下,反弹越高,说明反弹时产生的弹力越大等。(2)重力。空中飞行的瓶子,总是掉向地面,说明瓶子受重力。用细线系住瓶子,剪断绳子,瓶子竖直下落,说明瓶子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瓶中水的质量不同,测力计测出瓶的重力不同,说明重力和质量有关。等。(3)摩擦力。用瓶子在桌面上、地面上拉动匀速运动拉力大小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等。

创设情境是上好复习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复习内容特点,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为提升复习的效果助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复习课情境创设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