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华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资源对课堂教学有着极高的价值。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主动收集与整理错误资源,在课堂上适时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逐步改正错误,能够保证数学学习成绩不断提升。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67-01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对世界的认知相对不足,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困难,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小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点,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把错误的资源有效地进行利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意义
错误资源可以突破教学局限,让教材内容得到补充与完善。教师借助错误资源,能够更好引导学生思考,让知识由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重难点内容,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尤其遇到错误陷阱,都需要及时进行点拨与引导,这样学生才能从陷阱中得到自救,防止发生相同错误,也能从中提升探究能力。教师要结合错误资源,通过将错就错的方法,把错误知识点转化成亮点,让自身思维视野得到挑战。只有将错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达到知识与能力创新的目的,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错误资源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至关重要,数学教学需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能够弥补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让小学生从被动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认识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让小学生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之后,然后询问小学生:在计算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中,其中两边分别为4厘米和8厘米,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小学生都觉得这道题很简单,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但是小学生的计算结果却不相同,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有的小学生计算的结果是等腰三角形腰是4厘米,底边是8厘米,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L=4×2+8=16cm;有的小学生计算的结果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都是8厘米,底边是4厘米,计算的答案就是L=8×2+4=20cm。小学生计算出答案之后,教师询问小学生:“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谁计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小学生在交流讨论之后,得出答案,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数学教师把错误资源纠正过来,对小学生进行講解,鼓励小学生自主研究,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
(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对错误资源的引导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小学生的眼界,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这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小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得到结果之后再进行验证,比如一个班上有41个同学,把班上的41个同学分成5个组,每个组该分几人,最后还剩下多少人?根据题目,小学生列出算式,就是41÷5=,数学教师找到计算错误的试题,有的小学生得到的结果是7人分一组,最后剩下6人。通过验证计算,小学生就知道自己的结果是错误的。小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需要验证自己的答案,引导小学生发现错误,及时进行验证,帮助小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标改革环境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使用情况,还需要关心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合理地运用错误资源对小学生进行讲解,把错误资源变成教学资源,锻炼小学生的眼界,提升小学生的水平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这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能够被2、5整除的数,让小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小学生认真地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在教学被3整除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就知道了能够被3整除的数个位上都是3、6、9,教师再进行验证教学,教师随便写出几个数字,比例23、26、29这些数字都不能被3整除。通过教师的验证,就会引起小学生的疑问,小学生就会自己进行思考,自己进行研究,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讲解,让小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自身能力,把错误资源有效地进行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惠学.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101-102.
[2]雷兴光.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