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佑娟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且正在实现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新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较为陌生的。此时,教师如果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将会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不利于其信息素养的发展。立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在组织人工智能教学的时候,尝试创设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展开对人工智能的探究,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体验活动;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8,R857.3,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06-01
在2019年致国家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人工智能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要实现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各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建立相关的课程。所以,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人工智能教学。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名词,其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则会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人工智能教学的发展。对此,笔者在把握新课改时机的过程中,立足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和人工智能特点,应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组织体验活动,借此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感知、理解人工智能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具体地,笔者在组织人工智能教学的时候,是这样组织体验活动的。
一、创设逆行体验活动
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对人工智能的深刻认知。试想一下,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他们可以扎实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吗?如果学生无法认知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对其给予重视吗?针对该问题,笔者在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尝试采取逆向体验的方式,先将人工智能及其重要性展现给学生,以此引发学生的重视,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积极投身学习活动,打好学习基础。众所周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是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关键点,基于此,笔者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先为学生展现了植物识别挑战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笔者直观地向学生展现了各种植物的图片、文字信息等,并在模拟植物软件的帮助下,对图片中的植物和现实中的植物进行对比,以此使学生在观察中,把握各种植物的特点,得出名称。在展示活动的时候,笔者还耍了小心机,或者展示的图片不清晰,或者语言文字描述模糊,以此使学生在多样方式的运用下探索植物的名称。在探索的过程中,各小组得到了不同植物的名称。然后,笔者引导各小组共享探索结果,以此在总结分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样的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挑战任务,还可以感受到大数据对人工智能的作用。以此为切入点,笔者继续提出问题:植物软件中所呈现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程序是如何展现、运用这些数据的呢?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会展开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还对其产生了学习兴趣,为继续学习的实现打好了基础。
二、创设对比体验活动
人工智能是一项极具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与高深的数学、语文、物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灌输是无法实现概念知识的有效教学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体验活动的作用,将概念融合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感知和理解。基于此,笔者在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会创设对比体验活动。以“谁是不存在的人”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展现了不同人的脸部照片,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些照片中有真人的脸,有合成的脸,你能对它们进行区分吗?”如此问题自然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少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对照片进行对比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难以做出准确分类的。此时,学生们自主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所展现的照片是如何合成的呢?在学生问题的作用下,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入生成人脸的人工智能程序,向学生展示如何扫描百万张照片,如何从中选择极具特点的脸部特征,如何合成一个新的人脸。同时,笔者还利用生成网络对抗技术引导学生在人脸识别中,进行对比,逐步地实现以假乱真。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照片的合成,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其积累了人工智能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打好了人工智能学习基础。
总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特点,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并结合人工智能的特點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地组织多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逆向体验活动参与中,掌握人工智能概念;在对比体验活动中,感知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昭炯,叶东毅.人工智能课程设计问题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5).
[2]王辉.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两个问题——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