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燕
摘 要: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改善数学教学的根本举措,更是提增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投入的重要策略。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实等多种因素,灵活地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等,让现实有目的探索,有意识讨论,最终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智慧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有效学习;核心素养
有活力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美丽的标志,也是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理想所在。正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那样:教师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者,应是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的引领者。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科学解读教学内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等,引领孩子们真正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形成探究之中,让他们获得丰富的学习感知,从而形成最有效的学习感悟等,最终促进学习领悟的深入,促进数学认知的扎实建构。
一、创情境,引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圣人之言,惊世骇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激趣当成第一要务去对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解读教学内容,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有机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等,从而创设出学生乐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情境,引领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分析、争辩等,让他们在互助学习中实现有效的信息交互,在质疑争辩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进而促进数学学习的深入,加速数学认知、数学概念的有效建构。
例如,在五年级“3的倍数特征”教学中,教师就应利用学生学习认知冲突为突破口,营造一个疑问丛生的学习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扣住他们的心弦,使得他们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进入到知识的探究学习之中。
一是引导自主练习。一方面教师设计一组关于2、5倍数特征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旧知,激活思维,促使他们有一个较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之中。比如,设计这样的习题:(1)下列哪些数是2的倍数,或是5的倍数:12、20、304、508、805、100等。(2)根据练习,你知道2、5倍数的特征吗?从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会在练习中回想起2、5倍数的特征。同时,也会发现20、10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进而推断出个位是0 的自然数(0除外),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可以说是10的倍数。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猜想。“你知道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新内容吗?”这个开放式的问题,也许会让很多学生茫然而不知所措。但是总有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可能会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或者其他数倍数的特征”等。孩子们的不同观点,就是开启新的学习的金钥匙。
二是引导探究,促进学习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学生会受2、5倍数特征知识的影响,形成“3 的倍数可能也是看它的个位上的数吧”这样的猜想。他们会认为: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自然数就是3的倍数。然而,就在话音还未结束时,就被其他的质疑声所淹没:“不对!13、23、43、53等,个位上都是3,但是它们是3的倍数吗?”经过集体验证,他们发现自然数个位上是3的数,不全是3的倍数,所以不能这样认定。此时,也有学生提出“个位是1,是不是呢?”同样,这一结论,也在其他学生的质疑声中寿终正寝。针对此类思考,它们都在学生的争辩中一一被否定。
三是创设新情境,引发新思考。面对多次失败,孩子们的学习进入了一个低谷状态,教师若能把握此机会,也就能开启新知探究的新征程。
“那看个位不行,结合刚才的否定例子,思考一下,你认为还需要看什么?”学习进入低谷,需要教师来调剂,更需要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会在教师的提示声中,再度审视前面的学习历程,从而会迸发出一丝灵感:只看个位不行,那需不需要将十位、百位上的数都连在一起看呢?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引起新的验证和辩论。
他们在新的例子思考中发现,看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难以下手,比如21、45都是3的倍数,21的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规律在哪里?经过多轮探讨,他们会逐渐明悟“1+2=3,是3的倍数;4+5=9,是3的倍数”。从而形成一种直觉: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自然数就是3的倍数。进而引导学生再举例、再论证,逐步形成一种认识,使得3的倍数特征的学习顺利突破,并有效建立对应的概念。
从案例中能够看出,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妙的问题情境来支撑。因为一个充满质疑因子的教学情境,势必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关注,从而诱使他们更努力地去分析、思考。同时,还能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更乐于去探究。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设计那些契合新知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使他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思维更加活跃,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探究学习之中,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二、设情境,助探索
课堂情境的创设不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的,而是要为学生理解知识、学习知识服务的,更是为他们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攻克关键点而谋划的。为此,在數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预设工作,对孩子们学习的重难点心中有数,策划有度。同时,还得理智地把握课堂学习生成状态,灵感地设计对应情境,诱导学生去深思、去实践,进而促进学习难点的有效突破,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保持最旺盛的活力。
例如,在三年级“间隔排列”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创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化解它们,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顺利。
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首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利用问题把宽泛性的观察转变为指定性的观察。“你仔细看看小兔与蘑菇的排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简单的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不会被大树、手帕、篱笆、木桩等物体所干扰,而是聚精会神地解析兔子与蘑菇的排列。其次,反馈观察成果。“兔子8只,蘑菇7个。”“排头是兔子,2个兔子中间夹着1个蘑菇,最后一个还是兔子。”观察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兔子、蘑菇排列还是挺有趣,兔子总比蘑菇多一个。
二是指导学生推广感知,抽象规律。“兔子与蘑菇有这样的排列特征,那么篱笆与木桩呢?”学生会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仔细地推敲,反复比较,发现木桩与篱笆的排列和蘑菇与兔子的排列是完全相同的。第一个是木桩,其次是篱笆,每2个木桩之间有一块篱笆,最后一个也是木桩,这样的排列就是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接着,引导学生审视夹子与手帕、大树与绳子之间的排列特征。经过学习与反思,学生认为,这样的排列很有规律,那就是收尾的物体是同一种,中间的那种物体个数一定会比收尾的那种少一个。
学习自此,孩子们基本能感悟到这种间隔排列的特征,掌握这种排列的数量计算规律,使得相应的概念得以建立。
三是引导探究变式间隔排列。设计相关问题情境,指导学生与上面间隔排列进行比较,他们会在不同的情形中感悟到:如果出现的是ABABABAB情形的,那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是相等的;如果形成的是一个封闭的、整体的,可能是圆形的,也可能是长方形等其他形状的,这种排列的本质如同ABABABAB排列。自此,学生对间隔排列的常见形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逐步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概念,从而使他们整个学习活动更趋完美。
案例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予以精准的引领。其间,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等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生成,灵动地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发孩子们学习研究的兴趣,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活力,更具智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智者,既要认真研读教材文本,把握准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编排规律等,又要深究学生的学习现实与生活现实,精确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现实能够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操作、讨论等,进而助推学习的有效深入,促进学习感悟的加深。同时,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分析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经验等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锻炼,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