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媛
摘要:教师应基于前测,把握学生起点,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教师应立足教材,关注知识体系,把握课堂的“前世今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教材,精准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重避轻。本文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分析了精准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测 精准教学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很多教师为如何教学生“画三角形的高”而感到困扰,不知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开展教学,尤其是“画钝角外侧的高”这一教学难点常常让教师无从下手。部分教师选择“一讲到底”的方式开展教学,然后配上大量的练习,学生只能机械式地画图。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但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画三角形的高”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无法追寻数学知识的本质,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应追溯知识的起点,把数学知识放在体系中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基于知识的生长点开展教学
“三角形的认识”属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课。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中,学生第一次直观地认识了三角形;在四年級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中,学生学习了“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知识。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在第一次接触“高”和“底”的概念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画底和画高的能力。
基于学生的认知轨迹和教材编排,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之前有一定的起点。基于教材,笔者认为这节课有三大块内容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中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与画法。基于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节奏可以适当加快。
学生虽然在四年级接触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画法,但三角形与四边形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很难将这两部分内容在脑海中建立直观的联系,也很难实现知识的直接迁移。由于三角形高的画法与四年级上册中“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个知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旧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二、基于学生前测确定课堂节奏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课堂也才能更加贴近学生。因此,笔者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前测。前测练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学生的旧知掌握情况,共分两个小题,均为画图题,一道题目是针对“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另一道题目是针对“四边形画高”;第二部分是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表示“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第三部分是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第四部分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对三角形还存在的困惑。笔者一共收回有效的前测练习是67份。
通过统计相关联的旧知掌握情况,笔者发现,虽然在教学画垂线和画四边形高的过程中,教师提炼并文字概括了画图的方法方便学生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遗忘。21个画法表述正确的学生中只有5个人的表述是运用教师总结的简短语句,其余16个学生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调查的学生中,46个学生的表述是不完整或是有错误的。由此看来,学生画图正确率远高于画法表述的正确率。
基于前测中第三部分的统计,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特点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地写出三角形的所有特点或定义,部分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学生尝试画三角形时,有58个学生画图完全正确,9个学生能表示出三角形,但是画图不够严谨。基于这一知识的前测反馈,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加快三角形概念的教学节奏,匀出时间到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上。
基于此次前测,笔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所试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起点。笔者意识到,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时,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另一个是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画法掌握不佳。
要想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建构,教师要在课前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帮助学生找回即将被遗忘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整合新知与旧知,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新知。
三、让位讲台,促学生自主学习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难点是高的概念和画高的方法,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后者属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通过网络化和结构性来表征观念间的联系,它为人们考虑或反思事物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主要关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即关于人怎样做的知识,主要关注“怎么做”。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就是陈述性知识,画高标底就是程序性知识。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虽然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不同的类型,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但两者在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充分理解“是什么”,才能更快、更持久地掌握“怎么做”。
基于教材的分析与学生起点的把握,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带着以下四个问题自学人教版数学教材第60页中“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第一,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第二,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高;第三,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第四,“高”的知识让你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在自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回答这四个问题。这样一来,课堂以问题引领的方式促进了学生思考,让师生共同攻克教学难点。
在教学画高时,笔者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如何画锐角三角形的高,然后跟着微课规范地画高,并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画图的过程。此外,笔者会呈现学生的错误画法,帮助学生规避同类错误。基于学生画锐角三角形的高的经验,对于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笔者问:“你们认为一个三角形中有几条高?”
学生1回答:“有3条高。因为经过每个顶点都可以画出一条高,三角形一共有3个顶点,所以有3条高。”
笔者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笔者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
笔者继续问:“这条高对应的底是哪里?直角三角形中只有这1条高吗?”
学生2回答:“这条高对应的底是线段AB,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也是高,当这条直角边是高时,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底;当另一条直角边是高时,这条直角边就是底。”
笔者最后问道:“你们觉得钝角三角形中哪条底所对的边最难画?谁能在投影前画给大家看。”
学生3回答:“我们先用三角尺的直角边和底重合,把另一条直角边移动到顶点,发现三角形的底不够长了,所以要把底延长,再画出垂线,标上直角标记。”
这时,学生4提出疑问:“我觉得不对,三角形的底是一条线段,不能延长。”
学生3回答道:“我们延长是为了找垂足,不然就没办法画高。”
通過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的讨论中学习知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成资源,为课堂所用。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实现精准教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表达,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其他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成为“小老师”。智慧的教师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言,鼓励学生思考;智慧的教师会给课堂更多空白,静待花开,给学生自悟和交流的机会。总而言之,学生会讲的知识,教师应尽量不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台留给学生。
四、分散难点,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画高和标底,也反复操练了“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但对于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学生还是感到无从下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阶梯式设计,促进学生提取旧知
笔者提取和简化了三角形高的概念,将其理解为“高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学生要想表示高,第一步是找到顶点和对边,第二步是画垂线段。前者属于这节课的新知,后者属于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的旧知。学生之所以在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时感到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没有找到对应的顶点和对边;第二,没有掌握或者遗忘了画垂线段的知识。从前测中笔者发现,只有64%的学生能准确画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基于此,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笔者有意分散难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在课前谈话环节,笔者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点和一条线段,让学生借助三角尺到投影前演示“从一个点出发,画这个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的画法。随后,笔者将点与线段的两个端点相连,形成一个三角形,并告知学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从而导入新课。这样一来,学生帮助找回即将被遗忘的旧知,也为后续画钝角三角形外侧的高做好了铺垫。
2.知识整合,从建模到解模
新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模的过程,所以建模很重要,但解模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让知识从无到有,再回到无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轻松。
学习单上有这样一个内容:给出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且在三个三角形中,BC边的长度是一样的,以BC为底的高也是一样的。教师在课件中让这三个三角形动起来,通过平移使三个三角形的BC边重和,让学生观察这三个三角形的顶点A和它们高的不同位置,引出这是一组“等底等高三角形”的概念。
笔者将这组等底等高三角形放在几何画板软件中,让点A动起来,动态呈现这三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随着点A从左往右变化,三角形由钝角三角形,变成直角三角形,再变成锐角三角形……与之一起变化的还有高的位置。通过动态操作,学生可以将这三种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前测,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间安排的度,实现精准教学。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加快教学节奏;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要基于教材体系开展教学,知道知识的源起和归宿,巧用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如此,精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研究知识体系,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只有真正“看到”坐在自己面前的学生,看到学生的起点,看到学生的需要,看到学生的困惑,才能够更加精准地为学生服务,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永艳.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研究之我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2]季一帆.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2).
[3]傅蒋,甘霖.实施精准教学 打造智慧课堂——基于精准数据分析的平板智慧课堂探索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Z2).
(作者单位:台州市学院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