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花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和重点体现,本文结合领域内正面或反面案例的探讨,以期帮助学生养成思考习惯,主动习得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组织切片技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切片技术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思想的集中表达和重点体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详细阐述了核心价值观,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整体系的形成。2015年,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课程相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政课上,没有看到针对其他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简述
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深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社会背景融合,完整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理论意义。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為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民族精神内核,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作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决定的。美国学者霍华德·谢尔曼指出:“占据人脑的思想制度的维护和稳定至关重要,为一种制度辩护的思想无法占据支配地位,这种制度也将不复存在。”这句话强调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理论教育通常称之为理论灌输,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传输观点和认识的过程。
袁银传等人认为:“在思想层面上,应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尤其需要打造全民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载体,强调了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重要地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上,吴翠丽提出:“核心价值观的嵌入在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取,即产生基于认同的共识,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上存在内合之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在于两者契合点的塑造。”
笔者主要论述了在具体的组织切片实验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取,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专业知识的教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便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塑造需求和情感方面的契合点获得共鸣,例如将楷模学习、仪式化典礼将落实到学风中,代代相传。同时,在组织切片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理想性与现实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正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重要来源。
三、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发挥课程整体功能,突出课程特色
组织切片技术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课程目的是为生物学学生、工作者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基本技术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提供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入门知识、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课程本身并非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主战场,所以在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结合时,教师可突出课程特色,发挥补充作用,与整个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相融合。与面向全校的思政课相比较,组织切片技术课程主要面向生物科学类专业,专业导向更加突出,所以教师只有结合专业特色,才能有的放矢,以期对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提供启示。
2.教学着力点分析
(1)案例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和剖析近期国内外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事例,以反面事例为警示,以正面事例为榜样。如近期,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国际上引发热议,尽管长期以来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的观点一直存在,但贺建奎对于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无疑过于激进,置公共伦理道德于不顾,对基因编辑婴儿的生命也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贺建奎官方的身份和中国科学家的身份决定他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目前,这一事件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一些对中国的质疑之声,这对中国科学家集体,乃至整个国家的声誉都是一种损害,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笔者认为,在分析这一事例中体现出的家国思想,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经历大量的海外交流,长期的海外生活可能会对他们的意识形态产生冲击,改变一些思想观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给予他们思想生活上的指引。
近日,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目为“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系统发育学证据”的研究快报,文章指出汉藏语系同根同源,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北方分离发育,这一研究显示汉族和藏族是一奶同胞的兄弟,我们应该加强团结,防止被境外分裂主义势力利用。这一事例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将自身工作与国家需要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提示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应该与国家利益有机统一。通过事例的宣讲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2)学会思考
钱颖一教授指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将教育等同于知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思考能力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所需的重要能力。在互联网社会中,信息纷乱繁杂,常常有一些糟粕,甚至有别有用心的信息隐藏其中,大学生虽然经历了长达12年的学习,但对于一些信息缺乏辨析能力,尤其是遇到一些极具鼓吹性、煽动性的信息时,容易对资本主义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向往。长此以往,将会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隐患。
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的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陈述自己的回答。
(3)树立远大理想
改革开放后,中国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有人想发文章,申请专利,有人想填补空白,青史留名,却少有人想追求真理、改变世界。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不仅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养成,还容易挫伤一些认真做实验,但因书写不够美观,导致成绩不高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评价体系,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组织切片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实验性的特征,笔者提出了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组织切片课程与思政课程体系相结合等方法,以期帮助大学生成长为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崇高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文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与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杨永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3]韦玉娟.“四个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4]姚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全过程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5]陈梦.社会性别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6]李红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途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5).
[7]岳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
[8]李慧,于翠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课程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