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措施分析

2020-04-07 03:46黄书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

黄书婷

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就是信号与系统,这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教育信息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以信息化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推动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    信息与系统    改革措施

教学信息化对高校提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通过信息化方式促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考虑的首要条件。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和电路分析的基本功,又要掌握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等知识,所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内容改革,奠定教学改革基础

依据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压缩了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删减了原有教材的内容,做好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依据学习理论分析,学生上课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会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出现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新知识,离开课堂后又回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信号与系统课程內容主要包括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时域分析方法、变换域分析法及三大变换,这门课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

如在教学“傅里叶变换频移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通信系统调制过程,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教师要适度弱化电路求解方面拉普拉斯变换的讲解,简单介绍状态空间分析法的内容,因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授课重点就是这部分内容。同时,考虑到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要弱化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过程,或者直接在实验课上讲解复杂运算,计算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号与系统课程存在较多的理论知识,部分理论理解难度较大,教师需要采取综合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图文动画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与电子教案,教师可以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数值计算结果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可视化展现出来,将知识点动态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讲解方波信号分解与合成、信号卷积积分等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它们制作成仿真软件的动态界面,直接穿插在理论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出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实现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可以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思维导图法,这部分知识点可分成即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两部分,学生应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过程;再次,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特定激励下电路的响应,并依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同等人数的不同小组,再由各组代表讲述解决过程,通过基尼数学模型、计算响应求解,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最后,这门课程知识零散,教师可以在每一章节知识讲解完成后,画出思维导图串联各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夯实记忆。

三、改革教学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具体性等特点,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搭建专业课程平台,实现深化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的目的。

要想调整教学策略与侧重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这项工作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参考学生的个人信息,准确、快速地掌握学生情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网络平台应实施实名制管理模式,班级内学生必须注册,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完善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提升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信号与系统课程是核心课程,推动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并且考虑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书本中的概念与方法,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丹丹,张亚峰.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35).

[2]唐亮,林智慧,宫丽娜.OBE指导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4).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关于节水灌区综合水价改革方案的探索
论蒙古族幼师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引导”策略探究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探索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浅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