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2020-03-30 03:18王翠芳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高年级阅读

王翠芳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其教学效果与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主要由教师进行提问,学生只负责回答,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还应加强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提问能力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索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提问,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问”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提问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问”的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问题

“好问”是孩子天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出于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都喜欢问“为什么”,以增加对事物的认知,但是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够重视,总是敷衍了事,或者直接忽略,长期以来学生的问题得不到答复,对事物的探究质疑就会慢慢麻木,提问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相对成熟,自尊心较强,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受到嘲讽,因此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沉默。

(二)教师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主要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仍然不放心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因此经常用数量繁多、细碎的提问增强师生的互动,改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但是实质上,教师仍然牢牢把握话语权,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无法进一步质疑,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有效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新课改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甚至阻碍学生问题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改善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想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产生问题,进而主动的提问。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以及学生兴趣需求,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段,学生看到了电影片段,定会被开国大典场面所震撼,学生们都显得非常的激动,在下面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是毛主席阅兵的时候,还有的学生说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还可问学生,看完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纷纷举手:我想知道开国大典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我想知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以后,教师告诉学生你们想要的答案都在文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阅读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提高学生提问效果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具备问题意识以后,还应学会如何提问,为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提高学生提问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围绕课题提出。题目是文章文眼,经常能够反映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围绕文章题目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北京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有的学生提出北京的春节与其它地方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在课堂上思考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围绕中心词提出问题。中心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词或者重点词提出问题,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并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划出每句的重点词语,学生划出重点词语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围绕这些词语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从“远征、难、万水千山、等闲”等词语能够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不怕难”、“等闲”等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子、修辞、句式应用等进行提问,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三)加强课堂提问的包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提问不仅仅是让学生简简单单的获取问题,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质疑过程中,增长知识,改善学习方法及提高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习多种思维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例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课时,当教师问到“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获得什么感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说以后要做一个对党和人民有用的人,之后,也许会有学生提出“如何评判做一个对党和人民有用的人呢?只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对党和人民好吗?”这一个问题的提出,会使得全班学生陷入思考。教师得先夸奖这名学生问题提得非常好,之后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为学生营造思维碰撞的机会,教师也应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班级内形成了积极交流讨论的氛围,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都展露无遗,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促进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四)注重课堂问题总结,加强学生的鼓励评价

以往教师并不重视课堂总结这一环节,而实际上,课堂总结能够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课堂总结方式,往往是教师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重难点知识,学生参与性不高,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匆匆》这篇课文时,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后,进行课堂总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随便提问题,可以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由其他会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再由教师来解答。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会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为此教师就应鼓励这些学生,即使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也没有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参与的学生逐渐增多,课堂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提问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还应加强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提问,进行知识总结,完善学生的不足,促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房亚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J].新课程(小学),2019(05)

[2]周翠萍.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福建省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福建 三明 365300)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高年级阅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