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是中关村第三小学的校训,“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是三小的使命担当——“大家三小”也因此而得名。
2016年5月,学校成立了“中关村第三小学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制定了《中关村第三小学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行动计划》,对学校的家校工作确立了四个工作平台。
研究中心认真梳理2014~2016两年间家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未来发展以及学生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思考后,对家长进行深度调研,形成中关村第三小学“家长课程体系”,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中关村三小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好老师”团队,走进社区向家长宣传育人理念、交流育儿方法,为家长“答疑解惑”。家长们认为,这是中关村三小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举。过去,教师们在学校里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的家长个体;现在,教师主动走入家长们生活的社区。从过去与家长点对点的线状沟通,变化为进入社区后的点对面,主体化的沟通,“引领社会”,引导正确的教育观。
一位已经走入中学校门的学生的姥姥还经常回到小学来求助,姥姥说:她的外孙子已经升入中学了,可是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特别多,孩子开始逆反,姥姥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想起当时爸爸妈妈与孩子小学的班主任沟通特别通畅,很认可教师的教育方法,希望小学班主任能跟爸爸妈妈谈谈。同时,姥姥在小区里听过“好老师进社区”活动,那位教师讲得特别深入人心,也希望能请那位教师和爸爸妈妈聊聊;如果有希望约到我们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主席,更希望请主席出面跟父母聊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学校对家长的这种引导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们已经成为家长最信得过的教育参谋。
学校的家长论坛、家长沙龙、家长讲座、家长会、家长工作坊等等活动将家长们关心的话题变成了生动的课程,让我们家长共同研讨,形成具有专业性的方法或者方案,以“家话”的形式呈现在中关村三小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引导我们更多家庭思考教育。
我们认为学校应该是社区的学习中心,通过学习中心构建新型的邻家孩子伙伴关系。我们得到社会诸多方面的支持,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奉献社会。
海淀学区进行区域资源整合,开设“聚享课程”,三小也开放了很多“场馆课程”,我们的学生与周边的万泉小学、西颐小学、万泉河小学等学校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关村三小每周五下午有公益演出——“周末艺术课”, “周末艺术课”面向社会开放,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进行艺术普及。很多家长成了“周末艺术课”的铁粉,场场必到,《走进打击乐世界》《听胖叔叔讲故事》《童年,一场异想天开的亲子音乐会》……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喜欢。目前,三小已经举行过近40场,20000多名家长参与,每位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做到安静欣赏,走时不留垃圾。
学校班组群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有了兄弟姐妹似的相处模式,是邻家孩子理念最好的诠释。学校开展的“成学农场”种植活动。家长作为导师带领班组群的十几名同学一起,翻土、选种、播种、养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种植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家长导师教会孩子们为草莓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避免果实与土壤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细菌和虫害;教会孩子们将西红柿幼苗嫁接在茄子根茎上,以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并进一步了解植物嫁接的意义和方法;还教会孩子们安装滴灌设备,利用毛管滴头灌溉作物,从而达到节水省工的目的,体验科学种植的事半功倍。
在种植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亲近自然、了解植物、体验耕作、享受收获。此次活动历时近四个月,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直到收获,不但让孩子们掌握了有关植物种植的各种知识和实践方法,而且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一个弱小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照顾菜苗让孩子体会到了爱护一个生命所付出的精力,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心,让他们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道理。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赋能”,“家长志工团”是中关村三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5000多名学生,家长志工达到600多名。
他们参与了学校安全疏导、安全巡查、选修课、工匠坊课程、项目招标、资料翻译、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设计、协助联系开展好教师进社区、学校参与组织的教育公益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每个孩子,每天清晨到学校,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家长志工团”的教育。他们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学习服务他人,学会说“谢谢”,学会礼貌待人。从这一点来说,家长也是老师。
一位六年级的家长志工与孩子一起经历了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家长表示:之前从未听说过小学生要写毕业论文,三小可以说是先驱者。怎样才能写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篇“专著”呢?老师邀请我和几位家长做起了孩子的导师。我们先组建了研究团队,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孩子确定选题,为他们寻找、提供可用资源。有的小组想研究共享单车,我们就帮忙联系、请来小黄车的运营部经理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有的想研究古建筑,我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寻访历史遗迹,阅读历史书籍和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国建筑史》等,给他们讲一些历史典故和建筑特色,渐渐地,孩子对历史、对建筑、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小组想研究节水方法,我们就带领孩子们走进大学实验室等等。孩子的论文几易其稿,越来越有模样,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爆棚。通过撰写论文的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水平、利用工具查找资料和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最后的答辩,孩子的临场发挥、表达能力和勇气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中关村第三小学组建“社区信息联络中心”,周边15个社区,每个社区有一名家长代表与学校建立联系,传递学校的声音以及家长的建议。同时,为了给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组建“事务协作中心”,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律师、心理专家、行为分析及训练专家、保险业、法官、安全、消防、质检、医生等等成为第三方委员会,为家校助力。
孩子是家长的,也是学校的,更是社会的。孩子们的成长,关乎这个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中关村三小的管理团队和教师们,正在不断探索,将学校向家长开放、再开放。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三小希望和家长一起,盛装出席孩子唯一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