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其磊
[摘 要] 过大的外界压力、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当、学生的惰性与依赖心理等都会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形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主体并使其兴趣、积极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独立思考能力;兴趣;问题情境;发散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将自主学习与发展这一人的内在需要视作现代教育的本质. 培养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范畴内是最为主要和根本的要求与落脚点. 数学高考试题所涵盖的广泛知识覆盖面以及较强综合性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起了极大的挑战. 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正确而完善的结论. 教师应在合理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落实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因此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学生缺失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与个性是教育的最大功能,人云亦云的应声虫在未来的发展中只可能成为附庸.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而不盲从的习惯,因此成为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的高中学生缺失独立思考能力,一般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过大的外界压力
片面追求分数与高考成败令很多学生倍感高中数学学习的压力,学生每天坚持学习十几个小时的背后是疲惫不堪的身体状况,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精力远远无法得到满足.
2. 授课方式不当
有些教师因为课程改革的原因而过分追求教学形式上的活跃,有的教师将很多的学生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添进课堂,看似精彩丰富的教学却将学生搞得眼花缭乱,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却遭到了极大的忽视,很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因为不当的授课方式被大大削減了.
3. 惰性与依赖心理
不当的学习习惯往往会滋生惰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大压制学生思维创造性与灵活性的同时,也令其渐渐习惯了死记硬背,思考问题变得狭隘、片面而且僵化,使其思维逐渐产生了惰性.
教师的绝对权威往往不容学生有些许怀疑,学生的思考权力交给教师的同时也对教师产生了极强的依赖心理,每天重复的练习与训练也使学生的大脑逐渐形成了单纯记忆、不作思考的习惯,自身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自然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这种认识事物、从事活动的意识倾向往往会在行为过程中表现为一种选择性的态度与积极的情绪反应. 人们一旦在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需要或渴望,就会在行为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并关注奥秘的探索. 不仅如此,兴趣使然,人们在事物的认知与探索中还会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并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其认知与活动往往能够产生极好的触动作用.
学习兴趣的激发能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获得更为持久的动力,吸引其注意力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为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中“一言堂”式的灌输往往会令学生失去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优势并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被动的同时也会陷入更加僵化、呆板的思维中. 由此可见,学习的兴趣对思维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因此,教师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观念势在必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并有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是教学中必须做到的,这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并获得思维的大力拓展和提升.
比如,教师在随机事件概率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活动并因此建立概率这一概念的感性认知. 在概念讲解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若姚明投篮的命中率为0.8,是否代表他每投10个球就能进8个球呢?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由此令学生对概率这一概念加深理解.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将“守株待兔”“大海捞针”等寓言故事引入小概率事件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将概率这一抽象的概念和生活联系起来并因此获得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再比如,函数概念与符号对于学生也是极其抽象的,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中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典故资料发给学生并因此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所辅助和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
2.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与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发现问题这一思维活动环节并尽量营造学生质疑的氛围,因此,教师应善于研究和运用问题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并提升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设情境并对学生设疑引思,能使学生获得更加积极而独立的思考. “疑”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教师应关注到这一点并巧妙设计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的充足思考中获得兴趣与能力的激发.
例如,学生刚刚学习数列这一内容之时,教师如果直接要求学生用观察法来求得数列3,33,333,3333,…的通项公式,学生必然会感觉突然和无从下手,独立思考往往会受到阻碍. 教师此时如果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并设计出相对简单的问题情境,如“求数列9,99,999,9999,…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数列进行对比并发现其中的关系,学生很快会发现,第二个数列的各项均乘即可得到第一个数列的各项,第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不难求出了. 这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架起的“云梯”,学生在努力尝试之后获得的成功自然会令其在学习中滋生乐趣. 此时再引导学生独立求数列0.9,0.99,0.999,0.9999,…以及0.3, 0.33,0.333,0.3333,…的通项公式,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中获得能力的迁移并逐步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设“抛掷骰子”的实验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中充分理解实践的关系和运算,使学生在观察、总结和思考中对事件关系加强理解.
3. 培养发散思维
又称为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散思维实际上是人的大脑所呈现出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的参与能使人们在思考过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与多位发散的状态. 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对于培养发散思维是极具价值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发散思维的有力支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由此促成其创造力的提升.
围绕核心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帮助学生有效打破思维定式并将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对新事物的认知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顺利. 创设恰当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符合知识结构并能促成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尝试各种解题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已知a,b∈R+,且a■. 很多学生往往会联想到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来解决此题,但教师如果能够关注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进行启发和引导,学生就会发现放缩法、构造函数法、定比法、斜率法等模型化方法对解决此题一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体验成功与喜悦的同时还能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不过,教师借助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一过程中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盲目追求题目数量的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关注练习的质量并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题以及一图多用,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思维开放的培养,逐步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并因此克服思维的局限性. 其次,运用发散思维获得结论并不意味着解题就此结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以帮助其对问题获得更为广阔的思考. 解题的第一方案很多时候会不尽如人意,但教师却应珍惜这一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源泉,将学生的原始想法作为其思维再次发散的起点并引导其进行审查和反思,使学生在方法的改良与创新中获得思维的挑战与发展.
总之,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担当起“引路人”的职责,切忌在教学中强行灌输,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使其兴趣、积极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