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中间影响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转化

2020-01-14 10:39岳静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年段小学班级

岳静

摘    要  “非正式群体”在小学班级中大量存在,并且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须辩证地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转化。研究当前小学高年段班级“中间影响型”非正式群体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揭示教育活动在其发展、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对其进行引导与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班级 高年段 中间影响型 非正式群体

“中间影响型”这一概念是根据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的影响而决定的,与对班级有积极影响的“积极影响型”和对班级有消极影响的“消极影响型”不同,“中间影响型”的影响是比较不明显的,既不积极也不过分消极,但他们离积极或消极却又只有“一步之遥”。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是“隐形人”,他们大多时候是沉默的,对于感兴趣的班级活动会主动参与,对于不感兴趣的则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对于自我认识不够,在行为上很喜欢模仿和随从他人;他们占据班级人数的大多数,是班级的主力,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应该被重视,而不应该被忽视。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曾说:“在任何群体中,各种人际关系形成着一种复杂的人际结构。了解这种结构,对于一个集体的教育者和领导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影响型”的分析引导和转化研究应当是一线班主任关注、关心的问题,转化“中间影响型”非正式群体是班级发展成为良好班集体的应然需求。

一、“因材施教”——营造良好班级生态

美国教育评论家克雷明提出的教育生态理论强调:“教育管理者应当对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紧密联系的要素充分地加以考虑,科学地管理和引导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者应该处理好教育生态中主体、个体及环境的平衡关系,解决非正式群体与其他教育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班主任从多个角度进行管理上的完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1]

1.建立班级物态文化

班级物态文化的建立使得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影响型”的学生感受并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因此,要让班级的墙壁会“说话”,让班级的每一件物品鲜活起来,用环境来育人。

(1)布置班级环境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会有求知欲、表现欲,会寻求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安全感等,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健康温馨、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环境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班级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求。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的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布置,针对不同群体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用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布置的过程中让“中间影响型”的学生参与到布置、决策中来,提升其参与感与认同感。

(2)整理学生仪表

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规范得体的仪表可以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班主任可以通过规范学生的仪表来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定制具有班级文化特征的班服,学生在不同的公开活动中穿着班服,在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对于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影响型”的学生来说,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他们代表的是整個班,在这样的心理引导下向着积极型转变,向班集体逐渐靠拢。邀请“中间影响型”学生参与班服的设计、选取,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2.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一个有目的组织起来后进行活动、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机构。集体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2]班级是一个由多个群体组成的集体,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个人,从集体活动中获取力量,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学生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开展主题班会

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到选取主题、准备、实施环节中来,使其对班级活动有参与感,对班级有融入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给予他们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他们的参与和进步多肯定、多赞扬,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自觉主动地向班集体靠拢。

(2)丰富德育活动

在德育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接受思想上的教育,建立班集体的意识。丰富的德育活动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班主任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在不同的活动中,“中间影响型”的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班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其向有利于班集体建设方面发展。

3.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最主要的,最具有持久力的。通过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对班级、班级文化产生认同。

(1)确立班级目标

引导班级学生讨论、制定共同的班级目标,再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让“中间影响型”的学生参与其中,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实现的过程中增强成就感和归属感。

(2)完善班级制度

建立健全班级制度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前提。摒弃以往由班主任大包大揽的形式,转向由学生集体讨论、制定,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班集体建设献言献策,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二、“因材自教”——学会自教,回归本真

1.核心人物引领

“中间影响型”具有从众心理和依赖性强的特点,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领头羊”,在学生群体中他们能力比较强,具有鼓动力,合理利用核心人物的力量对于促进“中间影响型”的转化有着一定的作用。班主任要主动与核心人物进行沟通、交流,先带动核心人物的转化,再用核心人物引领其他学生,使他们逐渐向“积极影响型”过渡。还要利用核心的榜样力量,帮助“中间影响型”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集体建设。

2.确立自我目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学校应重视学生自治。学生自治是学生团结起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4]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确立自我目标,给学生组织、管理自己的机会。对于“中间影响型”群体来说,在确立自我目标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个人的精神力量,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组织,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这一群体对于班级、个人的正确认知,促使他们积极向上,融入班级。

三、“因材共教”——改进育人方式,提升育人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哈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对“中间影响型”的转化须要借助家庭的力量,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必要时在教育方法和理念上给家长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与指导。班主任须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中间影响型”学生的关注与关怀,提供更多的关心、关爱,使其增强自信心,获得情感上的满足,逐渐向班集体靠拢,让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辩证地看待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对于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影响型”的转化研究在继续,作为一线班主任还在继续探寻更好的方法,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

参考文献

[1] 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邱国樑.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3]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高年段小学班级
小学不同学段有效性阅读策略浅析
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高年段习作多元化评价初探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方法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