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几点”丰富美工区材料提升大班幼儿审美能力

2020-01-11 08:45李立
考试周刊 2020年102期
关键词:美工区大班幼儿审美能力

摘 要:美工区活动是提升幼儿鉴赏能力的重要活动,幼儿可以根据内心想法进行美工创作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兴趣,陶冶情操。幼儿的兴趣源于材料,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能增强幼儿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胆创作和探索提升审美能力。大班幼儿喜欢美工区,喜欢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激发灵感进行创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投放的活动材料在活动开展与实施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投放艺术作品创设欣赏环境、投放生活化的创作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材料选择方式、实施自主化的材料搭配形式、创设问题解决板等有效方式,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工区;材料;大班幼儿;审美能力

美工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保护好幼儿的内心世界,引导幼儿健康发展,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欣赏和个性创作的机会,幼儿和材料在互动中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美工区中投放的材料是幼儿自由创作的基础,那么,如何投放材料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呢?

一、 创设欣赏的环境,促进幼儿欣赏的审美能力

环境既是教育,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所以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有目的性、有主题性的艺术环境,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欣赏与创作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可以激起幼儿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激发幼儿创造活动的能力和欲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思维。在区域中展示艺术大师的作品供幼儿欣赏,可以帮助幼儿感受作品中构图、线条、创作方式等,还可以启发幼儿表现的空间,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另外,在區域中投放欣赏的作品,一定要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在自发学习和教师解析下,能促进幼儿自发地对投放的相应创作材料进行感知和探索,然后创造性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表现达到最近发展区,并在做的过程中提升审美经验。

例如:在美工区墙面上展示大师的作品,或者在美工区中投放ipad,供幼儿欣赏名家画作,教师通过谈话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画作。在幼儿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投放各种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展示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作品,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例如绘画方式可以多元化,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墨画、版画等;手工可以有泥塑、剪纸、折纸等。

二、 投放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创作的审美能力

幼儿自身具备潜在的艺术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材料是幼儿进行艺术创作的载体。因此,教师预设的材料要具有生活化、多样化,还要提供给幼儿自主化搭配创作的机会。

(一)生活化的材料投放

美工材料的款式样式影响幼儿的创作能力,投放的材料如果结构过高,就会阻碍幼儿的想象空间,幼儿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材料,会忽视幼儿真实的创作想法。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属于低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材料种类丰富多样具有特点,而且在生活中取材环保又便捷。这样的材料贴近生活,幼儿熟知的同时更能激发灵感。幼儿可以在生活化的低结构材料中,用自己的想法和变化的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和想法进行创作。另外,生活化的材料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能满足幼儿不受操作规则的限制,幼儿的创作也更能凸显自主性。

例如,在美工区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废旧的螺丝钉帽、废旧水管、废旧易拉罐、废旧饮料瓶、废旧报纸、废旧木板、废旧礼品包装纸等。幼儿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各式各样的废旧物品进行组合创作,就能够创作出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美术作品。

(二)多样化的材料选择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的好奇心能驱使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丰富多样的美工区材料能不断吸引幼儿与材料互动,进行艺术创作。如果投放的材料单一,久而久之,幼儿容易对材料失去新鲜感,进而对美工区活动失去兴趣。因此,美工区的材料,要持续更换保持多样化。

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投放调制过的色彩泡泡水、锅刷、人体彩绘笔、湿拓画材料等,幼儿通过吹泡泡,将泡泡破裂后印拓在画面上再进行想象创作,画出了棉花糖、毛毛虫、葡萄等;幼儿利用锅刷替代画笔,在画纸上拍打出物体轮廓,再用画笔或者辅助材料装饰绘制了狮子、水果等;幼儿用湿拓画材料创作出各种花纹,再印染到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材料上进行再创作,装饰了扇面、制作出蝴蝶等等。幼儿通过不同的材料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美术作品。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自主化的材料搭配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最宽松的状态下其创造力最强。”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幼儿探索的积极性,避免环境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为幼儿创设积极、鼓励、支持的艺术创作环境。教师尝试在美工区中围绕创作主题,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跟随自己内心的意愿搭配与摆弄材料,只有美工区的环境自由,材料选择丰富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潜能发展。

例如:围绕制作“蛋糕”的美工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投放于主题相关的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可行的蛋糕的底胚“纸盒、泡沫泡沫蛋糕模型、太空沙、铁盒等”,根据各种底胚的特质,幼儿可以选择合适的点缀物,在超市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物品,再将材料进行搭配创作。

三、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欣赏式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一)平等型关系

在幼儿教导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小,很多教师觉得幼儿没有太多的独立的思想,这是错误的观念,教师应该把幼儿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我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要把幼儿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按照内心意愿自主创作,提升幼儿审美能力。首先教师要主动引导幼儿自主活动,成为创作的主人翁。其次,教师应该采取鼓励赞许的方式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与小伙伴协作讨论对活动的看法,培养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提升幼儿的自信观。最后,倡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教师对于幼儿的问题要给予积极认真的答复,并对这种行为做出肯定回应,创建师生平等的关系,减小与幼儿的距离感,形成和谐、坦诚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支持型关系

在日常幼儿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先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其次支持幼儿的想法和行为,最后是鼓励幼儿进步发展,让幼儿从幼稚向独立成熟转变。在幼儿教导中,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支持鼓励,支持幼儿的创新想法和大胆创作,鼓励幼儿自愿主动地活动,较少让幼儿参见模仿的活动,增加幼儿的审美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优美动人的乐曲、可爱的卡通动画形象等,让幼儿在欣赏感受的氛围中提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这种氛围会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需要用欣赏的眼光支持孩子的行为和创作能力,以便提升孩子的创作兴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乐趣和创造力。

(三)情感型关系

只有敞开的情感交流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心灵的交汇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通常来说,幼儿都会对教师怀有畏惧的心理,教师在幼儿面前是严格的形象,如果幼儿害怕在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不敢在教师面前进行美工创作,教师就无法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这就无法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地鼓励支持幼儿进行独立创作活动,让幼儿始终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完成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品味克服困难的快乐。良好的情感互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养成幼儿用于探索、不畏困难、乐观自信坚强的优良品质。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四、 提供实效的问题解决板,提升幼儿创作的审美能力

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审美内化,而激发创作的过程中,與材料的互动往往不是都如同预期的效果好。创作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如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提升创作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有心的观察、梳理幼儿的问题,将幼儿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创设在环境中,提供给孩子创作中进行参考帮助,让幼儿能更清晰地了解和解决创作中的问题,从而审美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幼儿园的生日”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引发要为幼儿园105岁生日制作蛋糕的愿望。幼儿在欣赏了解蛋糕各种款式之后,先画了蛋糕的设计稿,再实施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引发了许多问题,“搭配什么样的色彩适合幼儿园生日主题?制作蛋糕底胚需要用什么材料效果好?蛋糕上的点缀物要怎么搭配和固定?”等等。教师和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创作中的问题梳理创设到美工区的墙面上,并与幼儿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法,然后再将解决方法继续创设到美工区墙面供幼儿创作中进行参考,给幼儿创作提供帮助,支持幼儿更自主地完成创作。教师为幼儿搭建了有效的支架支持幼儿创作,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有心地思考创设美工区环境,投放适宜的材料,充分地给幼儿创设与材料互动、探索、创作的机会,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郭素彤.大班美工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造活动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

[3]梁坤,高丽萍.经验视角下美工区材料层次性投放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4.

作者简介:李立,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工区大班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美工区废旧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对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正确引导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轻、简、自、乐”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