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现代教学策略

2020-01-07 00:50赖其煊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2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情感教学小学教育

赖其煊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要营造适合学生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落实道德践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文章通过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学课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以“情感”为纽带,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发觉学生的思维智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道德法治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道德法治;情感教学;情感与智商;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2-0036-02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learly put forward,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moral practice,to create a practic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students,help students to implement moral practice,enrich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so that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of behavior.Therefore,by creating the emotional teaching clas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in primary schools,combin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eaching content,and taking “emotion” as the link,this paper aims to increase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discover students thinking intelligence,and thus further deepen students moral and rule of law awaren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The moral of the rule of law;Affective teaching;Emotions and intelligence;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1.激發探究热情,获取情感认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情境,以更好的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多多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打造情境再现式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在图片或视频互动中,感悟课文内容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激发探究知识的热情,在探究中反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获取情感上的认同和心动同时,也提升学生智商开发。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买东西的学问》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买东西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购物的技巧,以及遇到消费问题时的情感教育体验,引导学生发挥高情商的沟通,学会高智商的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创设购物情境,准备一些文具、球类、书籍等小物品,配合多媒体超市语音音乐,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分饰售货员和消费者角色去体验买东西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预设多种情景,引出沟通上的情感冲突,如收银员少算了钱、买到的东西出现质量问题、超市不承认自己的责任行为等等。其次,让学生来交流探讨体验购物时遇到不合理行为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感受?到底该如何运用情商和智商去沟通交流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购物时要运用情商去沟通交流,运用智商去进行维权,来最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践行良好的文明消费行为。

2.结合生活共鸣,打造融情课堂

生活是人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和支撑,课堂教学生活化将有力的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形式下,才能真正融情于课堂,让学生得到情感共鸣。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化实践活动,通过真实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更能获得切身的感受,更积极地在主动探究、体验、内化、实践达到情感共鸣,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道德融情的直接途径。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这一内容时,教学主要主旨是引导学生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管理好自我,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累积,已初步形成爱父母的意识的情感发展历程。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观看关于父母辛勤工作维持生活化视频短片,让学生获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来感受父母的不易。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材料,进入到议一议的探讨环境,父母生活中的辛苦表现在哪些地方?你有没有动手帮助过父母做家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父母的不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最后,可以将情感延伸导入到管理自我层面上,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后感恩小作业,让学生给辛苦工作一天的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引导学生真正从内心和行动上达成一致,去将自己的真诚的感恩情感回馈到父母身上。

3.获取主动体验,践行道德延伸

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能获取主动体验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情境式情感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体验,体会道德法治知识都来于真实生活。同时,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倡导学生在活学活用中获得真实生活中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进一步促进道德发展。

4.搭建评价平台,引导情感内化

情感内化是学生在道德法治课程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只有在评价体制中,通过激励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情感体验中获取的感悟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中,才能更好的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内的情感体验,也要善于结合课后延伸及时评价,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将获取的情感体验内化成自身知识和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生活态度,更好的将道德与法治意识延续下去。

例如,学习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这些事我来做》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情感感悟和践行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平台,通过展示和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深化情感教育的实效,更好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张详细的生活化任务表,让学生将每天做过的家务活和情感感悟记录下来,进行视频打卡。其次,每周进行小组评比“小帮手之星”总结活动,通过一周的累积结果,来评比出做的家务活最多的学生,并进行表扬鼓励这样的行为习惯。

5.结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善于构建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情境,实现学生、教材、教师之间的纵向互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道德与法治意识,在活学活用的实践活动中,发觉情商与智商,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延庆.对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9(12):72-73

[2]郭林,蒋喜华.德知·德情·德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8(02):14-18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情感教学小学教育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